美國能源

FT社評:美國應終結能源保護主義

放開美國能源出口限制,將能源納入《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不僅符合美國的經濟利益,也能幫助歐洲提高能源安全,強化美歐經濟合作關係。

這個月初,美國的能源政策跨越了一個勉強算是里程碑的里程碑。兩家公司透露,它們獲得了美國商務部的許可,可以出口「凝析油」,一種經過最少加工程式獲得的超輕質油。不幸的是,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阿拉伯石油禁運後實行的更廣泛的原油出口禁令依然有效。白宮方面迅速出面澄清,稱這些許可只是例外。對於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king)技術的大力推廣帶來的液化天然氣,也存在類似的出口禁令,只不過限制程度或許稍低一些。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政府正在抵制歐盟(EU)將能源納入《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的要求。歐巴馬應該三思。如果TTIP真的想要達成目標,就必須解決能源問題。再加上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對歐洲能源安全形成的威脅,這樣做的理由看上去就更無可辯駁了。是時候終結美國的能源保護主義了。

這樣做的最佳理由是經濟利益。美國的煉油企業從1975年開始實施的原油出口禁令中獲益良多,但代價是幾乎其他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損。其中包括美國的石油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以及歐洲的煉油企業。首先,美國石油生產商的銷路變窄——它們只能將產品賣給國內的煉油企業。同時,美國的消費者在加油站付的是全球價格,而實際上目前美國國內石油每桶單價比全球價格低7美元。美國的石油供需也越來越失衡。許多美國煉油企業是爲加工來自中東和其他地方的重質原油設計的,其設備並不適於處理美國頁岩油繁榮帶來的更輕質、硫含量更低的原油。美國石油的進口比例仍然達到約三分之一。然而這個比例正在迅速下降。除非美國放開出口禁令,否則美國將面臨矛盾的處境:國內出產的輕質原油在海灣地區供過於求,而每天仍然有數百萬桶重質原油進入美國。

從戰略上考慮,理由也非常充分。歐洲極度依賴俄羅斯輸送的天然氣。在以切斷天然氣供應或者抬高價格爲威脅、迫使對方在外交上讓步方面,普丁沒有表現過猶疑。烏克蘭和其他鄰近的國家就是這種威脅手段的主要受害者。沒有什麼能阻止普丁採取相同的方式威脅德國和其他國家。當歐盟終於同意歐巴馬的議程,對俄羅斯採取更嚴厲的制裁,支持歐洲的能源多樣化非常符合美國的利益。這樣也有助於重新推進TTIP在歐洲的進展,因爲政府能有更好的理由來說服選民。目前,因爲擔心美國食品標準更低、數據私隱保護力度更小等問題而反對美歐之間達成任何協議的人呼聲最大。TTIP中加入一個能源章節,將會重新燃起TTIP支持者失去的動力。

您已閱讀76%(1018字),剩餘24%(3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