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協議

FT社評:美歐應以貿易「延壽」

歐盟與美國啓動了跨大西洋貿易協議談判,如能達成協議,將有助於它們攜手延長對全球經濟的主導,繼續爲其餘地區設定市場標準。但它們各自需要克服重重障礙。

美國和歐盟(EU)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協議談判的正式啓動,爲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提供了一個契機,有助於它們深化經濟聯繫和攜手延長對全球經濟的主導。但該談判險些未能啓動,這一事實凸顯出,歐盟和美國若想達成一項具有長久影響力的協議,必須要突破重重障礙。

談判於本次八國集團(G8)峯會上啓動。本次峯會東道主、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David Cameron)估計,這項協議將給歐盟、美國和世界其餘地區各自帶來相當於1000億英鎊左右的效益。儘管這隻相當於歐盟或美國年產出的約1%,但它並非沒有吸引力。全面貿易協議的真正回報不僅僅是靜態的經濟效益,還包括對創新的推動、以及進入更大市場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如果雙方能達成一項重大協議,應該會對大西洋兩岸的經濟成長產生長期提振。

全球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是不可阻擋的。但一項廣泛的協議很可能會延緩這種趨勢對大西洋地區影響力的衝擊。現在,通過整合市場,美國和歐洲將可憑藉聯合在一起的影響力,確保自己仍有能力爲世界其餘地區設定市場標準。如果在條件合適(或等到條件合適)的時候,把雙方達成的最終協議向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其他國家開放,那麼美國和歐洲的這種能力將進一步得到增強。對雙邊協議的一種常見的反對聲音是,這種協議轉移了貿易並創造了新的貿易;但當「雙邊」覆蓋的範圍已相當於全球經濟的一半時,這種異議就非常無力了。

您已閱讀63%(570字),剩餘37%(3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