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

貿易
自由貿易的前提及其危機

趙曉:全球自由市場賴以成立的「底層必要前提」是什麼?這些前提現在發生了怎樣的系統性動搖?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歐盟
歐洲或可免於電動車引發的全球貿易戰

周子衡:通過對華談判合作,而非迅速使用關稅,解決歐洲與中國之間的電動汽車貿易問題,如此雙邊合作項目和共享技術可助雙方實現創新和成長。

瑞士
瑞士Patrick Ziltener教授:中瑞自由貿易協定十年

Patrick Ziltener受訪表示,中瑞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爲向中國出口的瑞士公司節省了很多成本,同時42%的中國對瑞士出口產品實際實現零關稅。

半導體
《晶片法案》突顯美國經濟辯論轉向

卡斯:你也許以爲共和黨人會從抵制「大政府」的方向反對《晶片和科學法案》,但該黨發出的批評實際上來自相反方向。

貿易
英國貿易大臣:英印自貿談判「所有問題都可討論」

英國與印度希望在2024年兩國大選前簽署並完成自貿協議。該協議在支持退歐的英國選民中不受歡迎,也遭到印度國內的激烈反對。

烏拉圭與中國的自貿談判會如何衝擊南錐共同體?

這個南美國家正在爭取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但麻煩在於它在「南錐共同體」聯盟內部的「兄弟」擋路。

RCEP
RCEP:尋求「安全」的邊界

周浩:區域經貿合作的加深既是中美角力的一個必然產物,也嘗試著對新的國際政治經濟變局作出新的回應。

澳洲
澳中緊張令澳洲出口商承壓

澳洲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緊張正在影響澳洲對中國高達60億澳元的出口,對此北京方面並未作出澄清。

RCEP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RCEP,中國開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

曹辛:中國參與的「地區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標誌着中國已經開始公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

美國大選去向,對出口導向經濟體德國意味著什麼?

張冬方:一個「America First」,一個「Buy American」,川普和拜登都不代表自由貿易。權衡之下,「最壞」和「不好」之間,當然選「不好」。

英國
英國對日本比對歐盟做出更多承諾

英國在英日貿易協定中承諾的對國家援助的限制,比其目前在退歐談判中向歐盟承諾的限制更爲嚴格,這可能削弱英國的談判地位。

英國和日本接近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兩國官員週四將試圖敲定英國退歐後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據悉該協定將基本上覆制日本與歐盟業已生效的自貿協定條款。

英國前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與中國的正式貿易談判尚未開始

何越:英國脫歐後將以單一國家身份開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但據透露目前還沒有與中國展開正式貿易談判的計劃。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國加入CPTPP條約纔是更重要的

曹辛:就現實來看,中國明年肯定能加入RCEP,但真正的重點是在CPTPP(全面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大生意。

CPTPP
中國可考慮加入CPTPP

王輝耀:CPTPP是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機制,適時加入CPTPP將成爲中國深度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的有力抓手。

如何拯救自由貿易?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戈德堡:自由貿易在惠及大眾的同時,也對部分民衆和地區造成了不利影響。貿易政策應與國內政策配合,減輕這種影響。

經濟
民粹主義者變得懂經濟了?

魯賓:從波蘭到匈牙利,從墨西哥到俄羅斯,當今許多民粹主義領導人的經濟紀律意識較強,川普例外。

川普在貿易上的濫權亟待約束

FT社評:美國立法者正在起草一項限制總統權力的法案。這樣的法律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將在某種程度上重建世人對美國體制的信念。

德國外交轉型之困

沒有哪個國家比德國從二戰後的多邊主義秩序中受益更多,但在多邊組織受到民族主義政客攻擊之際,德國沒有挺身而出。

川普:週五起對華關稅上調至25%

美國總統的威脅可能只是一種談判策略,即在關鍵談判之前加大賭注,但也可能說明他現在覺得同中國達成協議的壓力不那麼大。

美中貿易協議引發的三個憂慮

盧斯:即將出爐的美中協議意味著兩國將相互追究責任。但這只是故事的一半;另一半是該協議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歐盟
歐盟政要就如何應對中企競爭爆發分歧

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和歐盟反壟斷專員韋斯塔格就如何應對中國展開激烈爭論,反映了歐盟內部在產業政策上的分歧。

中國經濟正在企穩

沃爾夫:據我在中國所見,許多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對經濟前景感到樂觀。中國經濟的確在復甦,不過一些方面依然存在風險。

貿易戰
《美墨加協定》難獲美國國會批准

民主黨控制著衆議院,川普無法讓國會屈從於他的意志。取代NAFTA的《美墨加協定》很難在國會獲批,可能被永久擱置。

還資本主義一個真正自由的市場

福魯哈爾:難怪千禧一代認爲市場是由政治因素構建的。雖然他們太年輕,但他們看到了周遭世界中資本主義的虛僞。

3月12日:梅延後退歐協議投票日期

在3月29日退歐日期的17天前才讓議會投票表決首相達成的退歐協議,令商界、親歐英國議員和一些歐洲領導人不快。

川普考慮延長美中貿易談判期限

美國總統表示,如果北京和華盛頓接近實現突破,他可以允許有更多時間進行談判。

德蕾莎·梅伊在議會不信任投票中獲勝

英國首相挫敗工黨領袖柯爾賓強迫舉行大選的企圖,她隨後邀請反對黨領導人就如何打破圍繞英國退歐的僵局進行商談。

WTO
WTO改革:中國改革的契機

王江雨:中國要積極參與WTO改革,強化其規則制定能力,尤其在國企、強制技術轉讓、發展中國家地位等方面。

智庫
主動加入CPTPP,以「加羣」來爲中美貿易爭端「減震」

王輝耀:中國應積極加入更多的區域性貿易體系,包括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以應對美中貿易對抗帶來的震盪。

全球應該進行財政政策合作

布恩:如果各國能夠協調一致地採取刺激措施,那麼,各國就都能在承擔較小財政壓力的情況下收穫更大的好處。

經合組織:美中貿易戰可能嚴重拖累成長

根據該組織預測的最糟糕情形,到2021年全球GDP將比基線水準低0.8%,美國產出將比基線低1%,中國產出將受到更沉重打擊。

FT社評:如何從中美貿易戰中拯救WTO?

只要川普依然是美國總統,WTO就很難通過改革來獲取美國的認可。但改革依然是必要的,不是爲現在,而是爲將來。

貿易
世界進入雙邊貿易協議時代

陳功:多邊協議的繁榮與雙邊協議的興起各有其時代。在全球化的時代,多邊協議佔上風;國家競爭時代則是雙邊協議佔上風。

美國港口掂量貿易戰成本

美國東海岸上的巴爾的摩港今年吞吐量有望創紀錄,但川普保護主義對商業造成的破壞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擔憂。

貿易戰:中國擔心美日歐聯手

中國已意識到川普的貿易威脅是認真的。這場貿易對峙會是與美國一對一,還是以一對三(美日歐),對眼下的中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