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RCEP,中國開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

曹辛:中國參與的「地區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標誌着中國已經開始公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時代。

本欄目由FT中文網與公衆號「遠見經緯」(原公衆號「經緯遠見」)、中華智庫基金會共同主辦

上週亞太地區國家輿論普遍高度關注的重大事件是:東盟與中、日、韓、澳、新五國於11月15日簽署「地區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香港媒體11月13日評論這一協議的意義是:中國「突破美國包圍網」。

而上週另一件引發國際關注的事件,就是11月1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一聲:「我們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我們向拜登先生和哈里斯女士表示祝賀」的表態。雖然發言人的講話裏還有一句「我們理解美國大選的結果會按照美國的法律和程式作出確定」的補充,但這僅是官方語言和說明而已:如果連拜登能否當選都不確定,那「祝賀」什麼呢?

您已閱讀9%(295字),剩餘91%(30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