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

美國
專家稱川普重啓「解放日」關稅攻勢的法律選項有限

法院認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的立法宗旨明確不是爲了解決國際收支問題,因此川普必須訴諸其他法律途徑才能實施其關稅戰略。

川普確認週二對加墨兩國加徵25%關稅

總統的言論加劇了市場拋售,市場越來越擔心這些關稅可能損害美國經濟,並引發與最大貿易伙伴的貿易戰。

川普將對美國鋼鐵和鋁進口徵收25%的關稅

美國官員們稱不會對任何產品給予豁免,貿易戰風險上升。

WTO亟需改革以適應新地緣政治現實

東布羅夫斯基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面臨一系列挑戰。確保世貿組織有效運行並應對這些挑戰,符合每個成員國的利益。

越南:全球價值鏈重構的幸運兒

邢予青:低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的工序從中國轉移到越南,是全球價值鏈的重構現象;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病毒這種非經濟因素,則加快了這種進程。

盧比結算體系:本幣的進取,還是退守?

周子衡:允許印度盧比進入國際貿易結算,被認爲是促進與俄羅斯、伊朗和斯里蘭卡貿易重要一步;但全球貿易變化,印度這一舉動仍待仔細審查。

中歐航運成本成長逾三倍導致供應承壓

2020年下半年,西方國家對亞洲製造商品的需求出現反彈,航運公司競相爭奪空集裝箱,使得運費飆升至歷史新高。

歐美或難就對華政策團結一致

儘管歐洲各國和拜登團隊都在討論在對華政策上加強合作的重要性,但一旦涉及細節,卻很可能存在一些混亂。那這種混亂會出現在何處?

FT社評:RCEP是對自由貿易的重要肯定

在世界對開放經濟關係產生懷疑的時代,《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提醒世人:自由貿易是實現更大繁榮的最佳途徑。

航運
亞洲至美國海運成本大漲

由於美國企業尋求在假日季前補充耗盡的庫存,併爲冬季疫情惡化做準備,從亞洲到美國東西海岸航線的長期運費分別同比上漲25%和63.4%。

英國和日本接近達成自由貿易協定

兩國官員週四將試圖敲定英國退歐後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據悉該協定將基本上覆制日本與歐盟業已生效的自貿協定條款。

WTO
世貿組織新任總幹事選戰打響

肯亞前貿易部長穆罕默德和英國前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均表示有興趣。他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任總幹事必須推動該組織的改革。

產業鏈
產業鏈外遷,中國怎麼辦?

沈建光:新冠疫情是否會加速中國產業鏈外遷?不可盲目樂觀。現實風險之下,需要持續加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減少民營企業准入限制。

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全球港口業務

新冠疫情迫使中國工廠關閉,這對全球經濟造成連鎖反應,很多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大幅減少。

歐盟有望與美國達成「迷你貿易協議」

美國暫緩就飛機補貼糾紛對歐盟加徵關稅,給美歐談判提供一個機遇視窗。歐盟貿易專員霍根表示,他對當前貿易談判的進展感到樂觀。

爲什麼沒有一個亞洲國家被美國列爲「匯率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解除了對中國和許多其他亞洲國家操縱匯率的指控,但它可能發現很難擺脫自己是數據操縱者的指控。

台積電
台積電:已準備好應對美國出口管制的潛在風險

世界最大代工晶片製造商對今年經營前景表示樂觀,稱美國針對中國大陸尤其是華為的出口管制只會對其業務產生暫時影響。

WTO
針對中國 美日歐聯合提議修改WTO規則

川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罕見與盟友聯手。三方提議制定更嚴格的全球規則,以防止中國企業依靠國家支持取得相對於外國競爭對手的優勢。

美國
FT社評:川普的貿易戰略註定會失敗

川普領導的美國政府像一個討價還價的商販,而不是民營部門賴以貿易和致富的規則制定者和執行者。這體現了對貿易的一種原始理解。

美墨加協定再生變數

墨西哥談判代表稱,提交美國國會的協定實施法案中,有一項他並未同意的條款:任命至多5名美國駐墨西哥勞工專員。

FT社評:全球貿易需要獨立的仲裁機構

WTO上訴機構因美國阻撓任命新法官而停擺,使全球貿易體系喪失獨立的仲裁機構。改革勢在必行,但需要美國的支持。

FT社評:美國盟友必須準備迎接貿易衝擊

有關川普在投入競選連任之前將會減輕貿易緊張的希望已經落空。他非但沒有與中國達成協議,還對盟友開闢貿易戰新戰線。

美國
川普對巴西和阿根廷加徵鋼鋁關稅

在巴西和阿根廷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的背景下,美國總統指責這兩個拉美經濟體損害美國農民的利益。

WTO改革2019新進展(上篇)

盧鋒:去年各方注重討論WTO改革原則,今年議題更爲具體。美國率先出牌,中國系統表態,發展中國家頻頻發聲。

OECD:全球貿易放緩對歐盟打擊最大

經合組織數據顯示,歐盟第三季度出口環比下降1.8%,比20國集團0.7%的總體出口降幅更爲嚴重;同期歐盟進口下降0.4%,G20進口下降0.9%。

中國未能聯合歐洲盟友抗衡川普

近年來,儘管與美國陷入貿易戰,但是北京方面還是疏遠了一個潛在有價值的合作伙伴——歐洲商界。

日本
FT社評:日本限制外資投資可能引發寒蟬效應

日本擬以國家安全爲由,將外國直接投資的審查門檻降低至持股1%,這有可能對外國投資產生寒蟬效應。

日本與歐盟簽署協議抗衡「一帶一路」

雙方擬在世界各地開展聯合項目,建設基礎設施並設定發展標準。這是雙方重振多邊合作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美中貿易戰使全球貿易出現收縮

根據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的《世界貿易監測》,7月全球出口實際價值同比下降0.4%,這是過去八個月裏第六次下降。

歐盟和加拿大擬建立WTO臨時上訴機制

WTO上訴法院因川普阻止任命新法官而瀕臨崩潰,歐盟和加拿大同意建立一個僅適用於雙方的臨時爭端解決機制。

全球貿易放緩的源頭在哪裏?

邰蒂:在人們擔憂美中貿易戰之際,很容易忽視一個關鍵細節,全球貿易放緩始於近年保護主義浪潮爆發之前很久。

警惕世界經濟被「武器化」

哈福德:弗里德曼曾說,全球供應鏈上的兩個國家不會彼此開戰。但他是不是說反了?供應鏈會不會並非阻止敵對行動的防線,而是攻擊路線?

美國取消印度貿易「普惠制」待遇

普惠制讓低收入經濟體的對美出口享受免關稅待遇。此舉反映川普政府對印度的保護主義政策不滿。

美中貿易戰讓墨西哥獲益

美中關稅大戰愈演愈烈之際,墨西哥製造商正抓住機會,尋求在美國市場取代中國商品,在中國市場取代美國商品。

美中貿易戰使歐洲和日本陷於尷尬

貝蒂:對於中國的經濟模式,歐洲和日本同意川普的觀點。他們試圖敦促美國通過多邊主義管道推動中國改革,但這是川普不願聽的建議。

中國暗示要把稀土當作貿易戰籌碼

中國國家發改委以問答形式發佈公告,強調稀土出口斷供的威脅,但沒有宣佈任何具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