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國際結算

盧比結算體系:本幣的進取,還是退守?

周子衡:允許印度盧比進入國際貿易結算,被認爲是促進與俄羅斯、伊朗和斯里蘭卡貿易重要一步;但全球貿易變化,印度這一舉動仍待仔細審查。

7月11日,印度中央銀行(RBI)推出盧布(INR)結算體系——通過本幣發票確立盧比在印度進出口貿易中的計價貨幣地位;該體系仍由市場決定盧比的匯率水準,並不尋求管制干預;在繼續遵行《外匯管理(存款)條例》條件(即FOMA(3G))下,整個過程將通過在印度AD銀行開始Vestro賬戶,完成盧比本幣結算。該體系還規定,該賬戶中累積的盧比盈餘餘額可根據雙方協議用於允許的資本和經常賬戶交易。

印度有關當局表示,此舉將有助於未定印度隊外貿易,特別是與俄羅斯的貿易,也有助於擴大盧比的國際需求,穩定本幣的國際情勢。時值印度盧比對美元觸及歷史低點79.45,Mint Street堅信,盧比結算體系將促進全球貿易成長並使盧比更受歡迎。

事實上,印度有關當局研擬如何在國際結算中使用發票已有時日,推出盧比結算體系更非一日之功,何以在當下急切推出呢?

您已閱讀8%(366字),剩餘92%(42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