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主動加入CPTPP,以「加羣」來爲中美貿易爭端「減震」

王輝耀:中國應積極加入更多的區域性貿易體系,包括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以應對美中貿易對抗帶來的震盪。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於上週日(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並將於1月19日就哥倫比亞、印尼、南韓、泰國及英國等有意願的國家加入其中進行討論。一個包含了5億人口的更加自由地貿易體系已經初見形成。與此同時,全球貿易體系出現變革,多邊貿易體系受到衝擊,以美加墨、美歐、美日、日歐等低關稅的多個雙邊體系正在形成。這對中國未來參與全球化和「一帶一路」的未來發展都帶來巨大挑戰。

目前中美貿易爭端雖然暫時「休戰」,但未來談判的結果難料。長期來看,中美貿易的結構型矛盾很難短期內解決。因此,當前中國面臨緊迫的時間視窗期,爲防止出現國際貿易上的被動局面,中國應提前準備,積極加入更多的區域性貿易體系,以「加羣」的方式尋求更多「夥伴」來應對美中貿易對抗帶來的震盪。而CPTPP正是目前中國可以積極參與全球化的有利體系。

CPTPP目前包括11個國家,經濟總量佔全球的13.2%,貿易總量佔全球的15%,是有5億人口的大市場。日本、澳洲、加拿大、新加坡、墨西哥、紐西蘭6國正式批准了CPTPP,首輪關稅減免於上週日正式生效,越南、汶萊、智利、馬來西亞、祕魯也即將完成批准程式。在WTO改革陷入僵局、逆全球化大行其道的當下,以推進更高水準自由貿易爲方向的CPTPP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如果中國加入CPTPP,這一貿易體系的經濟總量可達全球的28.3%,成爲有近19億人口的大市場。

您已閱讀26%(593字),剩餘74%(16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