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世界經濟面臨什麼險境?

沃爾夫:川普的治理方式將給世界造成什麼影響,現在還無法知道全貌,但他的關稅戰無疑將帶來不可預測性以及信心的缺失。

全球化
是時候草擬「全球化2.0」了

芬克:全球化2.0不僅是爲了創造繁榮,而且是爲了造福於第一次全球化時被拋在後面的人民和地區。

全球化
從巴拿馬運河博弈看「破碎全球化」

Policy Nexus創辦人劉天逸表示,破碎全球化主要表現爲供應鏈斷裂或者再造,投資與資本流動趨向區域化、集團化,技術與標準走向分裂。

供應鏈
經合組織警告:激進的供應鏈迴流可能帶來顯著的GDP損失

模型顯示,製造業過快本地化可能會使全球貿易減少18%。

世貿組織總幹事:美國雙邊關稅協議可能危及貿易原則

恩戈齊•奧孔喬-伊維拉的言論凸顯了人們對這些雙邊協議可能削弱「最惠國」平等原則的擔憂。

中國商飛如何重塑航空業

Yoon:即使不能在全球舞臺上挑戰空巴或波音,強勁的國內成長也將推動這家飛機製造商的發展。

川普關稅押注於自由市場而非自由貿易

卡斯:自由貿易的路對美國行不通。即便市場規模受限,川普關稅也可以讓美國製造商受益於美國國內的自由市場。

歡迎來到地緣經濟的新時代

科技、貿易、金融和軍事政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交融,這在新自由主義時代是前所未有的。

新興市場將淪爲貿易戰的戰場

發展中國家既要面對將更大規模湧入的中國商品,又要承受與貿易繞道相關的關稅懲罰。

全球化
世界有能力抵禦川普關稅衝擊

貝蒂:儘管美國削弱世貿組織,但其他國家對保護主義的務實抵制可以拯救世界貿易。

WTO
美國的全球貿易戰考驗WTO成員決心

WTO總幹事伊維拉認爲,美國總統單方面宣佈對世界發動貿易戰可能會給WTO帶來新的生機。各成員也在想辦法繞過美國對WTO的阻撓。

全球化
被捲入「去全球化」紛爭之中的企業

日益加劇的保護主義和美中脫鉤使複雜的全球供應鏈陷入混亂,給從技術到汽車和航運等行業造成衝擊。

關稅
無硝煙的戰場:關稅戰與現代地緣政治博弈

徐一睿:傳統戰爭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關稅戰是表現之一。美國重啓關稅不僅是貿易摩擦,更是地緣政治博弈的延續,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現代戰爭。

川普發現世界不再離不開美國

貝蒂:在全球貿易博弈中,川普接手了一副爛牌,而他現在的出牌更爛。他的任性決策正在迅速加大美國永遠無法控制全球貿易的幾率。

巴西
巴西:中國與金磚國家將捍衛全球秩序

巴西總統盧拉的首席外交政策顧問表示,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如今是多邊體系的主要捍衛者。巴西擬推動金磚國家之間更深層次的合作。

美國將自食其果

賈爾斯:川普極大地高估了他在關稅問題上的談判籌碼,世界其他地區控制著全球經濟體量的85%,再也不用對美國亦步亦趨。

川普的對峙堡壘世界

在美國總統對後自由主義全球混亂的設想中,弱者應始終向強者屈服。

全球化
Lex專欄:英國鋼鐵生產需要永久補貼

當對商貿缺乏信任時,在國內生產鋼鐵似乎更安全,但英國的鋼鐵供應鏈到處都在崩潰,維持鋼鐵生產的代價要納稅人和消費者承擔。

如果沒有全球美元,美國可能會更好

川普的關稅政策雖然反覆無常且存在缺陷,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確實存在。

全球化
對等關稅生效,川普將世界推入全面貿易戰

川普關稅標誌着世界經濟數十年來自由化進程的深刻逆轉,如果持續下去,將徹底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貿易
逆全球化浪潮下的企業應對之道——以TikTok爲例

陶志剛:全球自由貿易時代終結迫使企業重新定義生存邏輯。TikTok拆分方案,不僅是爲應對美國圍堵的權宜之計,更揭示了雙循環戰略下中國企業架構變革方向。

供應鏈
企業能否利用川普關稅的差異?

根據「原產地規則」,轉移產品供應鏈的部分環節可能節省大量關稅支出,但試圖利用這一點也伴隨著風險。

最新研究:川普貿易戰或引發1.4兆美元的全球衝擊

一項計量經濟學研究模擬了關稅報復的全球影響,其後果包括美國物價大幅上漲。

貿易
習近平向全球商界領袖表態:捍衛貿易

川普全面徵收對等關稅前夕,習近平會晤40多位全球商界領袖,不點名批評美國「迫使企業選邊站隊,作出違背經濟規律的選擇」。

全球化將戰勝川普

從長遠來看,經濟激勵比政治因素更具影響力。

全球化
滙豐主席杜嘉祺:「我們所知的全球化」或已結束

杜嘉祺認爲,不同「政治集團和貿易集團」之間的經濟聯繫會更緊密,包括「金磚國家+」集團。

全球化
比亞迪風波,折射中企出海的合規「生死線」

劉遠舉:如果合規是一個目的,那麼企業出海則需要用一個現代化、國際化的管理體系去達成國際化過程中的合規。

德勤中國胡燕:中國企業全球化征程的「自我重塑」

胡燕建議中國出海企業強化合規意識,規範全球化合規運營體系,堅持ESG管理理念,構建良好的「利益相關者」關係。

一些中國新能源企業已有經驗應對出海「勞工風波」

蔣亦凡:比亞迪在巴西捲入勞工風波,宣佈對侵犯人權和勞動法的行爲零容忍。討論這起事件及其應對措施,有助於爲更多出海企業照亮前路。

從全球化到本地化:中歐合作的新篇章

魯乙己:近年從全球化到本地化的轉變標誌着中歐商業合作動力結構的深刻演變。這一變化正在重塑中歐兩個地區滿足本地需求的方式,促進經濟包容性的發展。

「這就是Maga經濟學」:川普在貿易上將美國引向何方

特立獨行的經濟學家出身的總統顧問彼得•納瓦羅幫助恢復了一個權力優先於經濟交換的世界。他會證明他的批評者是錯的嗎?

全球化
全球化並沒有死,它只是改變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並不只取決於美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向多極世界的轉變。

貿易
川普對關稅的執迷越陷越深

貝蒂:川普重返白宮將給我們帶來一場壓力測試,看看世界貿易體系究竟有多依賴美國?

劉志強:跨國公司如何平衡全球戰略與在地化?

跨國行銷專家劉志強表示,中國出海企業首先要做到「強」,擁有足夠核心競爭力,而不是簡單地依靠「低價」或「性價比」優勢去迎合市場需求。

全球化
我們的領導人必須拒絕復仇政治

我們需要吸取的不是1944年的教訓,而是1919年的教訓。

各國必須在西方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嗎?

「中間國家」從多樣化的貿易關係中獲利,但可能越來越多地不得不選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