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中國商飛如何重塑航空業

Yoon:即使不能在全球舞臺上挑戰空巴或波音,強勁的國內成長也將推動這家飛機製造商的發展。

在「中國製造」遍佈的世界裏,有一樣商品依然罕見:商用噴射飛機。由國有企業中國商飛製造的中國客機,短期內仍難以進入國際市場,這一局面預計不會很快改變。

上個月,兩架全新噴塗有中國航空公司標誌的波音(Boeing)客機被悄然退回美國,因爲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使得中國航空公司接收這些飛機的成本高得難以承受。雖然關稅隨後有所下調,但這一事件暴露了更深層次的脆弱性:在動盪的地緣政治環境下,中國對外國客機的依賴已成爲一種負擔。

多年來,由於出口前景有限且依賴外國技術,中國商用噴射飛機的雄心一直不被看好。但這種看法忽視了正在發生的更深層次變化。在航空業這樣一個高度集中且依賴供應鏈的行業中,中國即使不在海外佔據主導地位,也足以擾動全球格局。

您已閱讀22%(321字),剩餘78%(11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