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核電

中國核能將走向何處?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中國政府週三決定,暫停審批覈電項目。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羅加認爲,中國在國際核工業發展中舉足輕重的位置,使得這個決定更加具有國際意義。

日本的地震與海嘯已經爲該國的核工業尤其是福島核電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麻煩。毫無疑問這會給日本全國大部分地區帶來環境影響,在事故發生的幾天之後,甚至還引發了核工業的全球性反應。

然而這些反應並不相同,而是因各國實際情況而異,如在規劃過程中的公衆參與情況,或是能源產業的所有權情況,抑或是各地的實際地理與地震條件以及危機防範情況等。

在歐盟內部,德國已經表示將重新考慮其剛剛作出的「延長核反應堆運行壽命」的決定,並且要求使用時間最長的七座反應堆暫停運行,而義大利與波蘭都表示他們會繼續他們的計劃。在印度,負責設計、建造與交付核電站工程的公共機構——核電集團的主席說,日本發生的事件對他們的項目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阻礙」。然而在馬來西亞,副總理聲明:「我們的相關機構是負責任的,我們可以放心,他們知道怎麼做纔是最好的。」

您已閱讀11%(353字),剩餘89%(27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