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 the gap. 未來幾十年全球電力需求將不斷成長(尤其是在中國和印度),這個電力緊缺的世界把大半希望都寄託在了核能身上。日本福島發生的災難可能打亂了核能算盤,但並沒讓可再生能源的侷限有所減少。與核能一樣,可再生能源在發電過程中不會排放溫室氣體。
各類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支持者可以列出種種讓人印象深刻的統計數字:擬建的風能或太陽能發電站能產生多少電力,或者撒哈拉的日照就完全可以滿足歐洲的能源需求。然而,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顯示,儘管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對無碳發電領域的補貼高達370億美元,這一領域對能源供應的貢獻其實並不大。這類項目需要投入大筆資金,通常必須遠離居民區,而且不能不捨晝夜地發電。
誠然,在美國的一級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佔比達到8%,與核能相近。但是請看看細節。在可再生能源中,水電和在環境影響方面令人懷疑的生物發電佔了大頭。雖然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世界沒有簽發過一張新的核反應堆許可證,但是當前核能發電量仍爲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發電量總和的7倍左右。
您已閱讀60%(442字),剩餘40%(2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