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協議

巴塞爾主席支持美國擬對銀行資本金提出的嚴格要求

在華爾街銀行提出抗議之際,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主席表示,各國應在必要時超越全球規則。

銀行資本金是倫敦金融城監管的下一個引爆點嗎?

托馬斯:這個話題可能導致西敏和針線街之間的產生分歧。

歐盟
法德帶頭反對歐盟更嚴格的銀行資本金規定

法德等國正試圖削弱歐盟10年來最重大的銀行業監管改革,以防止銀行資本金要求大幅提高。

銀行
中資銀行面臨鉅額資本金缺口

據估計,上市中資銀行在未來3年內需要籌集約2600億美元新資本。新一輪的信貸刺激計劃擴大了銀行的資本金需求。

銀行
中國鼓勵商業銀行發永續債補充資本

中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管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儘快啓動永續債發行。

亞洲銀行可能錯過發債良機

亞洲的銀行可能忽視發行符合巴塞爾協議III規則的新型初級債券。銀行家們警告,遲到的融資者可能要爲資本付出更高的成本。

美聯準
Lex專欄:巴塞爾III能帶來什麼?

美國多數大銀行已有足夠資本滿足巴塞爾協議III的要求,它們無疑比金融危機以前擁有更多可吸收虧損的資本。但至於銀行是否真的變得更「安全」了,則是另一碼事。

FT社評:巴塞爾妥協是明智的

巴塞爾委員會放寬流動性新規既是對金融業利益集團的屈服,也是明智選擇,調整後的流動性要求是合理的,但這不能彌補《協議III》中資本充足率規則缺乏力度的缺憾。

Lex專欄:巴塞爾新規放寬是進步

危機後監管加強的後果就是導致銀行惜貸,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考慮到這種情況,放寬了流動性覆蓋率的達標期限,同時擴大優質流動資產的定義,這是一個進步。

銀行業
銀行業應簡單至上

FT專欄作家約翰•普倫德:與風險加權資本充足率相比,簡單的槓桿率向來是預測大型複雜銀行違約的更準確指標。德意志銀行「槓桿超高級交易」案就凸顯出這一點。

監管
金融監管應更激進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馬拉貝:去年的巴塞爾協議III要求銀行將一級資本充足率從2%提高到7%。然而最佳比率應該在15%至20%之間。

槓桿率監管不應抑制金融創新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石蹊:中國銀行業有引入槓桿率監管的必要,但其負面效果不可忽視,銀監會《商業銀行槓桿率管理辦法》的要求可能過嚴,應當慎行。

花旗
G20必須重思巴塞爾協議

花旗集團CEO潘偉迪:G20領導人與其試圖超越巴塞爾協議已經做得很好的方面,倒不如抓住這次機會,修補尚存在缺陷的地方。

銀行業
FT社評:巴塞爾III只是開始

全球監管部門新達成的巴塞爾協議III能極大改進銀行業資本現狀。但除非同時採取其它措施,並抵制住來自善於遊說的銀行業的壓力,金融穩定仍將是幻影。

監管
分析:《巴塞爾III》在亞洲反響良好

中國銀行業尚未實施《巴塞爾協議II》標準,短期內新規則對中國不太可能產生太多影響。

加大金融監管利大於弊

國際結算銀行經濟顧問切凱蒂:金融穩定委員會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最近發佈的兩篇報告表明,加大金融監管有著巨大的益處,同時代價可能相當小。

關於銀行業危機的思考

FT專欄作家塞繆爾•布里坦:作爲一名政治經濟學家,銀行業並非我的專長。所以當銀行業發生危機時,於我而言,最好的做法是,利用危機思考一些根本的東西。

BIS建議改進新巴塞爾協議

國際結算銀行行長卡如納認爲,不應該廢除新巴塞爾協議。他表示,新巴塞爾協議並非導致危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