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

債務
政府債務不需要償還?——對話《金錢的力量》作者 Paul Sheard

馮鬱青:Sheard表示政府債務本質是「政府貨幣的一種形式」,不需以傳統「償還」邏輯看待,衡量財政可持續性的關鍵指標不是債務與GDP比例。

美國國債的「傻瓜溢價」風險

盧斯:就相信減稅而言,川普與之前幾位共和黨總統頗爲相似。但他可能像英國前首相特拉斯那樣,因爲不尊重經濟規律而受到市場懲罰。

投資
哪些資產可以幫助投資者避險?

伍治堅:當市場恐慌發生時,哪怕是基本面好的公司股票,也可能跟隨大潮被投資者一起拋售。此時投資者就有了持有避險資產的需求。

「海外家族辦公室手記」系列之六: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的回顧與展望

New East:2025 年關鍵在於,通膨是否足夠低,使得股票-債券的負相關效能夠恢復並持續?如是,那通過債券投資來分散股市的風險將具備更大風險回報優勢。

套利交易平倉,外國投資者減持中國國債

外國投資者先前踴躍參與通過貨幣掉期購買中國債券的交易,而在中國宣佈大規模刺激計劃之後,市場形勢發生變化。

國債
中國央行買入4000億元國債引發猜測

交易員們猜測中國央行將很快對債券市場進行干預,以管理國債收益率。

國債
中國國債收益率創新低

投資者把央行關於債市過熱的警告拋諸腦後,對經濟中的通縮力量做出回應,推動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13%。

國債
向大師李嘉圖學兆國債的思維

聃丘泰:應該如何認識超長期國債和後期發行?任何經濟政策也存在一定的負面效應,政策當局要「平衡」收益和潛在風險、預測短期、中期的風險和收益。

國債
財政部喊話央行:如何理解

聃丘泰: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有何影響?如何認識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各自表述?財政部和央行合作存在哪些先決條件?

波克夏哈薩威現金儲備達到1470億美元

儘管華盛頓的政治氣候不好,華倫•巴菲特還是對美國短期國債予以了支持。

美國散戶投資者爲尋求收益而搶購國債

散戶投資者在美國國債拍賣會上購買了創紀錄數量的美國國庫券,與此同時存款額降至近兩年低點。

義大利
義大利國債未受利率上升衝擊,表現超出預期

市場本以爲歐洲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將損害較脆弱的歐元區成員國,但義大利國債的回報表現令市場感到意外。

ETF
3月份ETF資金流入成長兩倍

由於投資者在銀行業危機和美聯準下一步行動尚不確定之際尋求避險,大部分美國ETF資金都流入了以國債產品爲首的固定收益ETF。

通膨掛鉤債券將給多國政府帶來衝擊

英國等許多國家發行了收益率與通膨掛鉤的債務工具,通膨導致的債券成本上升將進一步增加國家財政壓力。

西方國家對俄金融制裁與人民幣的崛起

李偉: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的行爲無疑將沉重打擊俄羅斯的金融實力,但這種行爲對西方國家來說,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嗎?

投資
如何完美對沖通膨風險?

伍治堅:年初開始,世界主要工業國通膨率明顯上升。基於此,很多讀者自然會有這樣的疑問:有沒有什麼投資工具,可以幫助我完美對沖通膨風險?

不必過高估計財政缺口

梁巖:中國實際財政缺口大大低於市場預估;通過適當的財政騰挪即足以彌補收支缺口。即使不發行抗疫國債,市場也無需對財政支出過於擔憂。

利率
無風險利率下行:趨勢還是情緒?

蔡浩:目前研判本次利率調整是趨勢下行或情緒所致,還爲時尚早。投資者應警惕後市可能出現的調整,不盲目追低,不盲目拉長久期。

債市信號表明美聯準有較大加息空間

實際收益率最近大幅躍升,表明交易員預計美國經濟將在未來多年繼續擴張,美國央行能夠在不扼殺經濟成長的情況下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膨。

債券
牛市下國開-國債隱含稅率變化邏輯的歷史延展

蔡浩:國開-國債利差隱含稅率與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走勢相關性較高,隱含稅率達到低點對債市牛熊轉換有一定信號作用,但這一作用並不絕對。

債券
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枯竭伴隨意外反彈

監管機構試圖解決交易問題之際,債券價格上漲,無視經濟數據。

債市
債市連續跳空,但調整後或是配置良機

蔡浩:抓住基本面下行壓力加大和貨幣政策仍有空間的主線,債市跳空調整像是一種對政策預期持續落空的情緒釋放,利率並不具備持續上行基礎。

德國
投資者關注德國大選後的 「政治轉變」

基金經理們對押注潛在的執政聯盟持謹慎態度,但債券市場已做好德國出現左傾執政聯盟的準備。

降準
意外的寬鬆信號會打破「金鳳花姑娘」式的市場平衡嗎

蔡浩:意外釋放的寬鬆信號能打破上半年「金鳳花姑娘」式的市場嗎?股市的表現還算理性,而債市則已「瘋」。

債市
關於存款報價機制改革、政策組合和債市策略的思考

蔡浩、李海靜:短期貨幣政策不會主動收緊,債市整體呈現震盪趨勢。下階段債市策略,若長端利率階段性反彈到3.25%位置,投資者可加倉介入。

國債
10年期美債利率,能決定中國資產價格嗎?

樊磊:近期10年期美債利率創出新高,A股白馬股票大幅下挫,引發投資者關注。疫情對中美衝擊的差異,使得中美利率聯動傳導機制發生變化。

美債
美元債券還有投資價值嗎?

伍治堅:我們需要注意國債本身的投資風險,並通過多元分散的方法,適當找一些美國國債的替代資產,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投資
債券拋售預示著什麼?

隨著市場關注點從政策支持轉向經濟基本面,政府債券無法再像以前那樣提供安全保障,投資者應考慮將投資組合中的安全來源多元化。

債券
負利率時代,債券還值得投資嗎?

溫凡:絕對收益的高低,並不意味著投資回報的高低。債券基金經理並不是簡單地將符合條件的債券,按照收益率越高越好的標準選擇。

ETF
南方東英中國國債ETF吸金超10億美元

這隻純中國國債ETF自9月上市以來,呈現「持續的資本流入」,目前資產規模已超10億美元,成爲新加坡最大的ETF。

富時羅素宣佈將中國國債納入全球國債指數

中國將於明年加入富時羅素的「全球政府債券指數」,這將爲大約1400億美元資金鋪平道路,使其順利流入中國資本市場。

ETF
南方東英在新加坡推出中國國債ETF

富時羅素本週或宣佈將中國國債納入其WGBI指數。南方東英搶先在新加坡上市中國國債ETF,可充分利用中國外資流入大幅成長所帶來的機會。

先別擔憂公共債務

哈丁:儘管公共債務增加是有代價的,但沒有什麼理由立即拉響警報,這個問題可以留待經濟復甦到一定程度再來處理。

已成古董的「舊中國債券」會被美國用作棋子嗎?

拿1911年的湖廣鐵路債券向中國討債似不可行,但投機者正在推高這類債券的價格,是賭川普會拿這些債券做文章嗎?

債市
熊市下國開-國債利差走勢思考

蔡浩:參考2009年下半年,國開-國債利差在熊市下或呈現出先走闊再收窄的走勢,而這種打破常識的「例外」可能給市場帶來不一樣的交易機會。

管理新冠債務是未來10年的關鍵任務

戴維斯:新冠危機過後,美國國債將超過GDP的130%,比10年前高出逾30個百分點。作爲世界最大借款國,美國將影響其他國家管理債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