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國債

財政部喊話央行:如何理解

聃丘泰: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有何影響?如何認識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各自表述?財政部和央行合作存在哪些先決條件?

4月23日,中國財政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發文稱,宏觀取向上,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要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協調。中觀機制上,完善基礎貨幣投放和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支持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微觀管理上,統籌運用政策性金融、貼息獎補、融資擔保等政策工具,支持和撬動更多資金精準服務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財政部從宏觀、中觀、微觀三箭,箭箭指向央行要財政貨幣合作。24日,中國人民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只對中觀合作表示,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可以作爲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該負責人強調,一些發達經濟體央行在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用盡情況下,被迫大規模單向買入國債來實現貨幣政策目標,而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買賣國債與這些央行的量化寬鬆(QE)操作是截然不同的。如何認識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各自表述?財政部和央行合作存在哪些先決條件?

一、國際社會獨立的央行與隸屬政府的財政部

國際社會普遍做法是中央銀行獨立與政府,央行非政府隸屬部門,而對公衆和國會負責,日本銀行甚至通過法律形式明確其獨立性。財政部隸屬政府。但是中國體制下,財政部和人民銀行都是國務院下屬平等單位,財政部此次談及與人民銀行在貨幣政策、貨幣投放、金融支持經濟等合作含義深遠。

您已閱讀19%(541字),剩餘81%(22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