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

債市
歐洲垃圾債銷售創下歷史新高

因爲川普關稅政策而引發的美國市場資本外流,爲低評級企業提供了積極吸納融資的時機。

投資
「海外家族辦公室手記」系列之八:川普新關稅政策衝擊之下的全球財富管理與風險應對

New East:川普關稅政策在本質上是短期政治博弈的工具,家族辦公室不會爲此做出過度的反應,但會審視其長期投資策略是否具有跨週期的抗風險能力。

資產重估的草蛇灰線

王宇哲:展望未來,經濟承壓對於商品需求、盈利預測、風險偏好都帶來衝擊,卻也能推動政策響應和市場新共識形成。

美國的衰落是否值得擔心?

伍治堅:美國民主和法治程度的衰落,會直接影響到美國股票和國債的長期價值。現在有足夠的理由讓投資者開始擔心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

中國金融市場信用風險展望

王倩:在金融行業風險加大、監管加嚴、利潤空間縮小、經營壓力增大背景下,2025年中國金融市場的信用風險處於什麼狀況,如果側重合理的管理信用風險?

投資
未來難以預測,投資者如何應對?

伍治堅:很多人認爲,如果想要獲得好的投資回報,投資者一定要有超凡的預測未來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事實確實是這樣麼?

投資
川普經濟學將如何形塑「繁榮的20年代」?

陳敏蘭:儘管風險揮之不去,但川普經濟學似乎有望帶動「繁榮的20年代」在2025年延續。在此環境下,現金可能跑輸風險資產,美股應繼續表現亮眼。

投資
利用另類資產彌補回報缺口

陳敏蘭:對於那些能夠並願意承擔流動性不足和缺乏透明度等風險的投資者,另類資產可爲平衡型投資組合持續帶來有別於傳統資產的回報。

中國金融市場風險展望

王倩:今年中國出臺了以舊換新的新質生產力的概念,爲經濟提升帶來了希望,但是它的具體效用的展現,仍舊需要時機、方法與耐力。

投資
上漲範圍擴大帶來更多市場機會

陳敏蘭:儘管「大霹靂」時刻或許能帶來更多爆發性機會,但漲勢大幅擴展階段對於投資組合的成功布局也同樣重要。

投資
投資私募股權以抵禦市場波動

陳敏蘭:多元化且平衡的投資組合是安度市場起伏並積累長期財富的最佳之道。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私募股權都可作爲實現平衡配置的良好方式。

債市
如何看待本輪債市牛市?

周茂華:本輪債市表現超預期,短期逆轉可能性偏低,但債市對利好已有充分消化,在經濟未偏離復甦軌道情況下,債市多頭面臨的逆風或將逐步增大。

2024年投資規劃

陳敏蘭:儘管央行政策利率上升增加現金存款吸引力,但如此高的利率不太可能在2024全年持續。此外,利率下降不僅壓低現金的回報率,還會增加再投資風險。

如何在動盪的市場中尋求機會?

王倩:各個市場在新的一年中蓄勢待發,市場都經過了糾正。不合市場規律的被逐漸剔除掉,爲新的市場機遇與產品提供了空間與發展的軌道。

債市
投資者就高水準公共債務向各國政府發出警告

「失控」的財政赤字將重新成爲市場的一個嚴重關切。

2024年債券市場投資展望

王倩:在未來一年中債市趨勢向好,其投資收益率一方面是受市場降息影響,另一方面來自經濟成長的動力與市場需求的動力。

投資
新格局下的投資新思維

陳敏蘭:未來十年回報最高的股票將來自於能夠利用新技術擴大市場份額、迫使老牌企業讓位或是削減成本的企業。

2024年全球經濟展望:風高浪急

程實、張弘頊:在全球經濟「緩步成長、高度敏感、深層轉變」的2024年,利益博弈更趨複雜,之於無心者,意味著險象環生;之於有備者,則預示著機遇潛藏。

投資
美債收益率飆升,債券配置正當時

夏春:綜合看,長債利率會維持高位,短債利率會回落,目前買入短債的安全性更高、利率更好、總回報更好,合適時間改配到股票市場也會更加靈活。

投資
不會選基金?那就選最便宜的

伍治堅:在如此複雜的金融世界裏,用如此簡單的規則去挑選投資目標,能管用麼?事實上,這條看似簡單的的投資規則,背後卻有著大智慧。

目前經濟形勢下基金投資策略

王倩:當前股市、債市仍舊處於徘徊狀態,總體的價位程度並不顯著高。這適應了爲未來選股、選債的目標。中期立於成長,短期立於風險對沖。

投資
美國經濟放緩,亞洲市場跑贏有理可依

陳敏蘭:在美國邁入經濟週期後段的同時,亞洲地區有望迎來早週期反彈,預計亞洲在2023年下半年的經濟成長將跑贏發達市場約5個百分點。

債市
中資美元債市場吸引著企業和投資者的目光

孟茹靜、冼仲恩:在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債務問題衝擊下,中資美元債市場依舊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反映著市場對中資企業的情緒。

投資
2022給我們哪些投資教訓?

伍治堅:2022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因爲它打破了多個紀錄。因此很多讀者會產生以下疑問:發生了什麼?爲什麼?接下來怎麼辦?

聚焦中國下一階段的經濟復甦

陳敏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通膨持續朝2%回落以及美聯準考慮放寬政策的條件具備,成長板塊和風險較高的信用債將變得更具吸引力。

債市將測試日本央行是否準備做出關鍵政策決定

投資者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可能取消收益率曲線控制措施的期望越來越大。

140兆元的煩惱:債市震盪走向何方

章凱愷:債券市場震動,「賺慢虧快效應」體現,不少銀行理財也被波及。債市震盪走向何方?個人、機構和政策制定者,應該如何有效應對市場變化?

投資
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投資計劃

伍治堅:每當市場下跌時,總會有不少投資者對未來產生過度悲觀而在錯誤的時間放棄堅持。此時的投資決策往往是錯的,可能會導致自己以後後悔。

中國出口增速或將放緩

蔡浩:2020年以來中國出口強勁成長的勢頭似乎在8月迎來挑戰,多項高頻指標顯示,出口增速相較於5-7月的強勁表現,或呈現出較爲明顯的放緩。

投資
久經考驗的「股六債四」策略是否已經失效?

今年迄今,如果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由60%的全球股票和40%的政府債券組成,將遭受高達14%的損失。有理由認爲這個策略可能已經失效了。

債市
「救火式」降息背後的邏輯和推演

蔡浩:本次降息的目的就是爲了能傳導至貸款市場,而且與以往不同,政策目標除了支持實體企業外,應該還有減輕居民房貸負擔、提振樓市情緒的意圖。

投資
在美聯準立場轉變之前,追尋優質收益

陳敏蘭:對投資者而言,潛在的景氣低迷程度將是關鍵。在明確跡象顯示美國通膨回落幅度足以使美聯準放慢緊縮步伐之前,市場回報可能將表現平平。

投資
爲什麼股債會齊跌?

伍治堅:從2022年初海外資本市場股票和債券同時大幅度下跌,這種現象是比較少見的。爲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接下來還會繼續如此麼?

投資
在市場低迷或震盪下如何投資?

陳敏蘭:投資者應該記得,熊市不會持續太久。重要的是,保持投資,這樣你就不會錯過反彈,同時要根據市場走向靈活調整。

債市
下半年中國宏觀利率走勢展望

蔡浩:三季度利率走勢持謹慎偏空態度,利率上行空間取決於經濟基本面修復程度,而下行空間受制於中美利差、銀行經營穩健性等因素,較爲有限。

解析不確定環境下的投資之路

陳敏蘭:當前宏觀環境意味著風險與機會並存,一方面是存在估值便宜的優質公司,另一方面反彈可能爲時短暫,出現新一輪拋壓也不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