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

下半年中國宏觀利率走勢展望

蔡浩:三季度利率走勢持謹慎偏空態度,利率上行空間取決於經濟基本面修復程度,而下行空間受制於中美利差、銀行經營穩健性等因素,較爲有限。

時間步入7月,伴隨著6月強勁的金融數據落地,債券市場關於「利空落地」的聲音不絕於耳,再加上近期全國疫情有所反覆,對新毒株BA.5的出現以及防控措施可能升級的擔憂也部分影響了市場對經濟復甦的預期,以及銀行間資金利率在7月初重新迴歸低位,似乎引燃了市場再次做多市場利率的情緒。那麼,這股情緒能否持續,下半年的宏觀利率走勢如何?下文將給出筆者的分析。

上半年利率轉折點簡要回顧

筆者在上半年對利率走勢的趨勢和節奏判斷均較爲準確,年初看多利率(1月6日「降息預期增強,利率向下破壁」,1月12日點評「信貸量、質齊弱,降息機率增加」),待17日MLF降息靴子落地、利率快速下行至年內低點、銀行「開門紅」迅速起勢後,於1月下旬開始果斷提示信貸恢復和利率上行的風險(1月20日「寬鬆繼續,警惕債市行情反轉—1月LPR調降點評」,1月25日「利率無限好,只是近黃昏?」,1月27日「票據利率回升,信貸企穩的信號」,2月8日「票息策略正當時」)。到了3月,當2月金融數據顯現出總量結構雙疲弱時,提示了利率下行空間短期打開(3月11日「信貸社融雙疲弱,利率下行空間短期打開」)。而後,在上海疫情開啓之後,出於對疫後復工復產的樂觀預期以及2020年疫情後利率表現的警惕,筆者對利率走勢的觀點始終較爲謹慎,但對信用債的強勢表現較爲樂觀(5月13日「近期信用債強勢表現能否延續?」)。待到5月下旬,當5年LPR下調15bp後,市場或是出於對穩成長政策的憂慮,從而押注利率下行時,筆者又及時給出警示,認爲「市場翻多利率的這個時點其實有些尷尬」(5月26日「無風險利率下行:趨勢還是情緒」),利率隨後快速反彈。6月10日,筆者根據經濟復甦形勢,做出判斷「市場短期內或難以迎來做多利率的視窗」,利率隨後持續上行至半年末。

您已閱讀21%(742字),剩餘79%(27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