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四個月,全球資產價格出現了敘事性的變化,「東昇西降」和「關稅2.0」是市場解讀資產重估的主邏輯。筆者認爲,東昇-西降並不是市場變動的內在並行因素,而更宜被視爲均值迴歸和(超預期)事件衝擊引致的時序表象。
短期而言,關稅博弈進入緩衝期,一次性定價後的鈍化令金融市場有所脫敏,但資產長期相關性被打破值得警覺。關稅狹路之上,不意外的種種意外還將帶來後續擾動。「例外論」動搖後宜將單向押注轉爲均衡配置,這不簡單止於尾部風險或特定敞口的對沖,更需要兼顧勝率與賠率構建多元組合。
展望未來,經濟承壓對於商品需求、盈利預測、風險偏好都帶來衝擊,卻也能推動政策響應和市場新共識形成。體系性的變化之下,金融信用退守到了屢經自然和歷史檢驗的內核地帶。回顧近七十年黃金與美元信用消長的演進歷程,可以發現其與表徵單一主導國相對經濟實力的指標有長期相關性,這也意味著黃金在短期技術性超漲後仍有長期配置邏輯。
您已閱讀13%(394字),剩餘87%(26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