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

央行改革LPR機制意味著什麼?

張明、郭子睿:LPR報價改革可能只是利率市場化的過渡性選擇,而非最終模式。未來更需要商業銀行提升定價能力及監管指標考覈體系的調整。

「利率並軌」的務實選擇

程實、錢智俊:漸行漸近的「利率並軌」,是採用以貨幣市場利率爲基準的「成熟模式」,還是以LPR爲基準的「初級模式」?

中國利率並軌「三步走」

程實、錢智俊:2018年全球「真加息」週期提速,爲「並軌三步走」提供了歷史性機遇。長期來看,央行將順勢而爲,在3-5年內穩步完成利率並軌。

中國應加緊確立新的政策性基準利率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中國的金融監管部門今後需要著力推進兩件事:一、建設發達的貨幣市場;二、積極探索並儘快形成中國自己的基準利率。

大額存單助推中國利率市場化

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多家銀行首次以不受監管的利率面向公衆發行大額存單。在中國政府展開的讓市場力量成爲資金成本決定因素的努力中,此舉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降息降準難以迴避五大問題

麥格理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小股災後,中國央行宣佈降息且定向降準,難脫救市之名,國家牛市將更加深入人心。如何處理股市裏的槓桿?如何讓股市從瘋牛變慢牛?

存貸比
取消存貸比:短期不改市場流動性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存貸取消或到明年,對信貸或相當於降存準率250基點;中長期內將幫助解決融資難問題,降低市場利率波動性,並改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存貸比
取消存貸比:變與不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取消存貸比利好銀行,但不會根本改變現有融資格局。銀行冒險結果往往都是全社會承擔,這是比股市泡沫更令人擔憂的隱性炸彈。

央行
停不下來的寬鬆

中國國泰君安周文淵:中國利率市場化就欠臨門一腳,市場化確實會提升金融機構的負債成本;中國貨幣政策已出現大規模放鬆,中美利率或會逐步接軌。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名與實

麥格理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以中國儲蓄率之高,融資卻如此之難,表明金融體系在配置資源上存在嚴重問題。利率市場化關鍵在於資金可以根據市場信號來配置。

中國存款保險能避免道德危機嗎?

中國華創證券鍾正生、牛播坤:存款保險意味隱形擔保走向顯性,也使得降息等動作更爲快速。相信一「存」解千愁的人,未免過於輕信和樂觀。

存款保險:中國金融監管格局裂變

中國中信證券鄧海清:存款保險制度議論多年,爲何忽然如此急迫推出?這意味著中國對銀行體系市場化的決心和信心增強,同時也完成金融風險控制上的最重要的制度設計。

銀行業
中國商業銀行向全能銀行轉型

除了資本金要求提高以外,中國各銀行不得不應對利率市場化和不良貸款上升。這種局面正推動各銀行開發新的創收來源,在多個領域與券商競爭。

存款保險制度漸行漸近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曾剛:利率市場化加速,銀行體系潛在風險增大,即將推出的存款保險制度成爲中國金改重要內容之一。但目前方案相對摺中,對儲戶和銀行影響不一。

中國貨幣政策新框架思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但基準利率體系尚不清晰;貨幣政策正處於從數量型調控轉向價格型調控的機遇期,美聯準新貨幣政策框架有何啓示?

利率市場化爲外資銀行帶來機遇

安永主管合夥人蔡鑑昌:外資銀行在中國發展並不順利,十年市場份額僅增0.32%。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也許能爲外資銀行帶來穩定的盈利引擎和彈性商業模式。

地方債
警惕利率「三重衝擊波」

中國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鍾正生:「錢荒再度來襲」、「疑似信用違約」等言辭背後,正是利率水準居高不下造成資本市場灼痛,如何避免其對金融體系過度震盪?

Lex
Lex專欄:中國拆除「利率長城」

中國終於迎來了由市場定價的信貸風險。可能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效仿寶鋼發行美元債券。但那些辦不到這點的企業請繫好安全帶:2014年的道路肯定會比較顛簸。

中國解除利率管制的隱憂

FT國際金融首席記者桑曉霓:人們擔心中資銀行是否擁有足夠的風險管理技巧,來應對利率市場化。前車之鑑是成熟市場的銀行通過借短貸長來擴大利潤率,結果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存款利率市場化早已開啓

資深理財顧問樊華:中國變相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早已開啓,金融市場已經提供了足夠多的投資品種,足以幫助普通老百姓擺脫長期存款利率管制的束縛。

銀行業開放與利率市場化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中國93年確立利率市場化目標後,利率市場化進程呈現加速趨勢。資金較爲充裕情況下,整體利率水準必定下降,「錢荒」實際上是僞現象。

錢荒
意料之外的「錢荒」?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朱寧:中國不久前發生的「錢荒」凸顯了金融市場風險的核心問題:危機總爆發在市場和監管層最沒有準備的時間和地點。市場的所有參與者都有責任,但又都沒有責任。

分析:中國利率改革步子邁得太小

中國央行取消了銀行貸款利率下限,這是中國利率從中央管制向市場驅動過渡之路上邁出的一步。但這一步邁得如此之小,可以預期幾乎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Lex專欄:「中國式」利率改革

在信貸持續緊縮的背景下,中國取消商業貸款利率下限的做法,對經濟只是一個很微弱的刺激。只有當中國央行認爲可以放開或者至少放寬銀行存款利率時,纔會出現更大變化。

利率市場化邁出實質一步

中國農業銀行研究員袁江: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管制短期影響較爲有限,彰顯了中國央行改革決心和務實策略,真正觸及「改革靈魂」的存款利率市場化仍需多方著力。

貸款利率下限實爲「雞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在推進利率市場化呼聲中,中國央行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儘管這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步驟之一,但依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中國貸款利率鬆綁釋放積極信號

FT中文網財富管理編輯馮濤:在資金面偏緊之際,取消貸款利率下限而不放鬆存款利率管制,其信號作用大於實際意義,但這仍意味著利率市場化邁出實質一步。

中國利率的市場化改革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鄒至莊:如果利率是由市場決定而不是由政府管制的,影子銀行市場將不會存在。可喜的是,中國政府最近宣佈了一項政策,旨在擴大民營企業功能,讓市場決定利率。

錢荒
人民銀行擦槍走火,影子銀行忍辱負重

中國資本市場資深觀察者、香港慢牛投資董事長張化橋:中國央行試圖避免重犯過去35年貨幣政策錯誤,但卻誤判了市場反應,導致上個月的銀行間市場風波。

利率
「溺愛」救不了中國國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拉迪:中國貨幣市場近期發展背後傳遞的資訊是,更加廣泛的利率改革正在來臨,負債嚴重的企業部門只有削減成本,提高生產力,才能盈利。

利率市場化,中國準備好了嗎?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利率市場化並不是像取消利率管制那麼簡單,而是一個牽涉到金融機構改革、金融市場建設以及金融理念轉變的系統工程。

利率
中國放鬆利率管制影響深遠

中國朝著利率市場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銀行利潤將因此出現下滑。這不僅將動搖銀行業的現有格局,還可能改變中國過度依賴投資的經濟成長模式。

中國央行用心良苦

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盧鋒:中國央行利率新政「調放結合」,顯示對利率改革攻堅似已成竹在胸,未來一個市場化的金融體制也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