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違約

債務
公共債務預測的可靠性亟需改善

奧斯特里:隨著主權違約風險蔓延,對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公共債務的系統性樂觀預測成爲了一個嚴重問題。

房地產
許家印打破沉默排除賤賣恆大資產

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日前在公司會議上發表言論,承諾在2022年交付60萬套住房,並排除了賤賣資產的可能性。

「恆大們」爆雷,倒逼房市和住房供應新範式

沈曉傑:當今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在極爲關鍵的十字路口,是繼續「穩定高房價」,還是重新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房地產市場和住房供應新模式。

債市
市場講信用,欠債必還錢

蔡浩:中國的信用體系建立不易,是什麼原因導致此次信用違約恐慌的出現,後續又會怎麼發展,會不會進一步演化進而形成區域乃至系統性風險?

海航
海航一子公司發生債務違約

海航的香港子公司CWT International的一筆14億港元債務發生違約,其抵押資產面臨被債權人接管的風險。

中國出現債券違約並非壞事

麥凱布:中國今年的債券違約數量明顯超過去年,這是好事。沒有違約的債券市場會給借款人和投資者帶來不當激勵。

中國一家國有投資公司發生債券違約

新疆建設兵團第六師國資經營公司未能償付一隻5億元人民幣債券表明,即使是國有集團也不能保證獲得國家紓困。

債轉股
債轉股:披著市場化運作外衣的「預算軟約束」

鄭志剛:來自拉美、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及東北特鋼歷史上的債轉股案例表明,政府幹預色彩越濃厚,通過債轉股化解債務危機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金融

中國或現首例企業債本金違約

中科雲網和新大地集團均缺乏資金履行債券回購義務,中國或將出現首次企業債本金違約。對它們的處置將成爲判例,考驗中國政府直面債市道德危機的意願。

中國農行壞賬率大幅升高

由於中國經濟放緩導致的違約增加,2014年第四季度,農行新增不良貸款215億元人民幣,增幅創紀錄,致其淨收入4年來首次同比下跌。其他中國大銀行或現同樣趨勢。

佳兆業
佳兆業對投資者的警示

對那些競相借款給中國資產負債率極高的房地產業的人來說,佳兆業讓他們必須嚴肅審視現實,這家房企因政治整肅走到崩潰邊緣後驟然倒塌,讓人更難確定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委內瑞拉可能出現債務違約

加拉加斯資本市場管理合夥人達倫:委內瑞拉能否撐過2015年將幾乎完全取決於原油價格。這個世界上原油儲量最大的國家有可能因油價繼續大跌而債務違約。

中國短期不會發生金融危機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中國經濟可能繼續下行,但不至於迫使政府出臺大規模刺激方案;金融領域也的確存在不穩定因素,但政府仍有充足資源維持穩定。目前尚無證據表明中國即將爆發金融危機和經濟崩盤,但中國政府在政策實施方面亦無多少出錯的餘地。

銀行股
短線觀點:銀行股利空出盡並非利好

目前支撐銀行股上漲的因素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大規模信貸擴張會有善終。那些押注中國政府將採取措施確保今年7.5%成長率的人可能會失望。但在壞賬大幅增加之前,銀行股投資者應該不會賠錢。

中國能承受更多違約衝擊嗎?

當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說,中國經濟出現違約「難以避免」時,他很可能不是專指山西海鑫鋼鐵集團,但也許海鑫很快就會考驗李克強的決心,因深陷三角債務的海鑫折射了其它許多類似企業的困境。

FT社評:美國避免違約「沒商量」

共和黨緩慢改變立場令人鼓舞,他們願意開展預算談判也值得歡迎,然而預算談判不能作爲避免美國債務違約的先決條件,歐巴馬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堅持原則。

美聯準
美國將重蹈西班牙覆轍?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500年前的一次債務違約,讓歐洲霸權西班牙的國家借貸成本長期高居不下。美國債務危機雖有化解跡象,但已深刻反映出美國政治的缺陷性。

杜拜
Lex專欄:杜拜與希臘的相似之處

海灣地區的道德危機正在擴大,歐洲或許亦是如此。杜拜和希臘獲得的紓困資金被收回的條款都不明確,都留出了酌情處理的餘地。

杜拜
FT社評:杜拜得救了

阿布扎比送上的100億美元讓投資者知道,杜拜是有償付能力的。但此次紓困的目的並不是拯救債權人,而是使損失以有序的方式傳遞給他們。

杜拜
Lex專欄:杜拜世界打破沉默

在沉默了6天之後,杜拜世界終於開口了。投資者現在明白了,無法依賴主權擔保這座靠山,也幾乎得不到任何法律支持以最大限度地收回投資。

杜拜
Lex專欄:雷曼之後是杜拜?

一個國家建築物的高度與狂妄之間總是存在一種神祕的歷史關聯。在杜拜修建全球最高的大廈之時,它同樣高築的債務和違約風險卻讓全球的投資者們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