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

網路
中國在線平臺拍賣銀行股引發擔憂

專家稱,利用在線拍賣平臺銷售地方法院查扣的股票處於一個監管灰色地帶,缺乏對資產定價或投資者保護的明確指導。

短線視點:中資銀行因經濟再平衡獲益

中國工行及其他中資銀行股價復甦,反映中國債務問題緩解和債務結構變化,進而表明經濟再平衡正在形成勢頭。

中國風險之辯:銀行股的春天還是迴光返照?

李蓓:從中短期看,信貸需求短期動量依然向上,財政收縮在中期卻具有必然性;銀行系統出清尚未開始,不會有新週期。

中國銀行股重獲基金經理青睞

自去年夏季以來,新興市場基金一直在淨買入中國四大國有銀行股。不過,規模較小的城商行和農商行依然被視爲風險過高。

何種因素影響A股上市公司盈利質量?

歐陽輝、常傑:A股上市公司年報已公佈完畢,本文從財務數據的盈利變動和本益比角度觀察市場,評估當前股票價格與公司盈利的關係,並考察上市公司盈利質量。

財經

H股大漲改寫全球企業排名

來自中國內地的鉅額資金推動港股大幅上漲,在港交所掛牌的中資企業市值也隨之水漲船高。建行市值已超越摩根大通,騰訊身價也已高於亞馬遜。

Lex專欄:歐洲量寬讓銀行業喜憂參半

理論上看,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計劃將令銀行業受益,但如果量化寬鬆未能有效刺激借貸成長,銀行將陷入業務量和利潤雙雙降低的困境。

Lex專欄:中國銀行股值得關注

中國銀行股目前很便宜。投資者可買入這類股票,同時找到一種方式來對沖中國市場發生崩盤的情況。如此,哪怕發生最糟糕的情形,你也有望實現正收益。

銀行股
短線觀點:銀行股利空出盡並非利好

目前支撐銀行股上漲的因素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大規模信貸擴張會有善終。那些押注中國政府將採取措施確保今年7.5%成長率的人可能會失望。但在壞賬大幅增加之前,銀行股投資者應該不會賠錢。

Lex
Lex專欄:被低估的中國銀行股?

中國銀行股價格似乎因大量壞訊息被低估。但若改革推行下去、經濟保持良好勢頭,銀行股估值從中長期看仍有提升空間。

中國銀行股仍存隱憂

中國經濟好轉,以及6月份「錢荒」後市場情緒的緩解,讓銀行股一路上漲,處於歷史低位的股價也吸引了部分投資者。但人們對中國銀行業近遠期的擔憂並未消散。

銀行業
Lex專欄:讓人愛恨交織的中國銀行股

從股本回報率來看,中國的銀行股是值得看好的,但是當未來有動盪跡象時,信心比過去的良好記錄更重要。

中國銀行股遭遇三重利空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中國股市「6.24」下跌十分慘烈,銀行股緣何成爲下跌推手?匯金公司增持並未止跌,因三大利空並未消除,甚至還在擴散。

「政策市」考驗投資者甄別力

FT中文網投資與財富管理編輯馮濤:兩日內,中國股市從暴跌轉爲暴漲,「政策市」特色依舊鮮明。投資者急需培養政策甄別力。比如,新「國五條」並非對地產股利空。

銀行股仍具估值優勢

FT中文網投資與財富管理編輯馮濤:在A股本輪反彈行情中,銀行板塊漲幅已超過30%,但考慮到經濟回暖、業績復甦等因素,銀行股的價值重估過程尚未結束。

短線觀點:市場動力衰竭

自美國各銀行通過壓力測試以來,市場已耗盡了動力。看一看美國的銀行股吧。

銀行股
研究:賣空禁令無法「託市」

自去年英國先實施銀行股賣空禁令以來,歐洲和美國的銀行股都出現了大幅跳水。一項研究發現,賣空禁令絲毫不能起到保護股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