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寬鬆

Lex專欄:歐洲量寬讓銀行業喜憂參半

理論上看,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計劃將令銀行業受益,但如果量化寬鬆未能有效刺激借貸成長,銀行將陷入業務量和利潤雙雙降低的困境。

「好訊息,」船長說,「船要沉了,所以我們正放下救生筏。」難以得知這種時候人們會是什麼心情——是因爲救贖就在眼前而狂喜,還是因爲船隻即將沉沒而沮喪?

銀行股的持有者不會面臨這種兩難之境。過去4個月,隨著外界對歐洲央行(ECB)推出量化寬鬆(QE)計劃的猜測越來越多,歐元區銀行的股票下跌了15%。如果本週稍晚時候歐洲央行決定開始實行購買主權債券的量化寬鬆措施,恰恰將證實歐元區經濟的狀況到底有多麼糟糕。

量化寬鬆將給銀行帶來一些好處。它們持有的主權債券會升值。根據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數據,在西班牙和義大利,主權債券佔銀行資產的大約10%,這是15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量化寬鬆還能提振信貸,通過壓低利率,使供應問題得到緩解。此外,量化寬鬆還會推動歐元貶值,有可能鼓勵出口商借入更多貸款以發展業務。而對那些還從事債券交易業務的銀行來說,量化寬鬆還可能使交易活動變得更加活躍。

您已閱讀50%(394字),剩餘50%(3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