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兩會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企業公告
關注
踐行新型城鎮化 擁抱智慧城市3.0
IBM大中華區智慧城市業務部總經理鄭軍:3月16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佈,明確了新型城鎮化對於中國實現現代化、助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意義。那麼新型城鎮化的抓手在哪裏?
企業公告
關注
新網路時代,你瞭解你的客戶嗎?
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大中華區總經理Nancy E. Thomas: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高度互聯、資訊爆炸及數位化無處不在的時代。社群媒體和數位化工具讓客戶擁有了前所未有的主權,他們期望獲得超出想像的個性化服務來滿足個性化需求。
國企改革
關注
國資改革要與國企改革並行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與經濟學助理教授李曉陽:中國大型國企的改革和國資改革應同步推進,國資委應實現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變,從具體國企事務管理中抽離出來。
企業公告
關注
利率市場化、網路金融和第三方支付挑戰中,銀行業的致勝關鍵
IBM企業諮詢服務部大中華區高級合夥人Ron Lefferts:網路、社群媒體、移動終端設備快速發展,銀行業急需一套完整戰略面對新挑戰。
企業公告
關注
重新思考IBM:公司即服務
IBM GTS總經理羅睿怡:總還是有人將IBM看成是純粹電腦硬體公司。現在,IBM需要再次重申:我們是一家雲端計算公司。
中國政治
關注
習近平反腐能走多遠?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魏德安:習近平此次反腐鬥爭在程度和範圍上的深廣,以及其中政治因素的比例之重,使之區別於後毛澤東時代的所有反腐鬥爭。但這場戰役最終的結果,還要看習近平後續的作爲。
人大代表
關注
中國人大工農代表的「真相」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理事鄧聿文:中國對工農代表的統計似乎把在企業、產業和農村工作的代表都算在內。但一名村幹部同時是企業負責人,他作爲代表會替誰說話?
企業公告
關注
IBM揭示未來認知系統時代,改變生活的五大創新
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博士: 人類將在計算能力的幫助下實現新突破,通過增強自身能力來做出明智選擇。
企業公告
關注
大數據與業務價值:從「油」和「水」談起
IBM副總裁 Jason Kelley:大數據和業務價值是不是像油和水一樣無法交融?如果你正在研究大數據,那麼這篇文章會帶給你一些啓示。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尷尬的提問者
資深媒體人閭丘露薇:今年總理記者會的提問安排和往年很不同,由外媒首先提問,且後者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在同樣的壓力下,外媒作出的選擇,讓他們失去了自豪的資本。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能承受更多違約衝擊嗎?
當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說,中國經濟出現違約「難以避免」時,他很可能不是專指山西海鑫鋼鐵集團,但也許海鑫很快就會考驗李克強的決心,因深陷三角債務的海鑫折射了其它許多類似企業的困境。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大老虎」何時出場?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理事鄧聿文:「打虎」運動是一定會收網的。道理非常簡單,與其冒得罪大眾的風險,不如冒得罪部分元老的風險,因爲前者對中共的殺傷力更大。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總理李克強答記者問(全文)
2014中國「兩會」閉幕日,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新聞發佈會,回答了中外記者有關失聯航班MH370、政府債務風險、經濟成長、反腐、外交、民生、霧霾等問題。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李克強:個別債務違約難以避免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北京沒有「紙牌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吳曉波:中國的「兩會」,就創辦的初衷而言,正是「人們起來監督政府,人人起來負責」,只是我們的監督和負責模式不是「紙牌屋」式的。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政協委員的提案樣本
今天,中國的全國政協會議閉幕,共接收提案5875件。很多讀者也許不曾有機會一睹提案的真實樣貌。我們得到政協委員蔣洪授權,發佈他的提案《只有民主才能根治腐敗》。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匯率利率齊下行能持續多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從周小川在「兩會」期間的表態來看,央行有意匯率和利率下行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否表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起了變化?去槓桿的政策立場是否在鬆動?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葛劍雄:政協委員有言論自由嗎?
中國「兩會」日記(3月11日):中國政協常委葛劍雄:「政協委員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嗎?我不這麼認爲。我們的話公衆能知道嗎?領導會知道嗎?」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試點民營控股銀行
銀監會表示將試點成立5家由民企控股的新銀行,將建在上海、天津、廣東和浙江等省市。這是本屆中國政府金融改革的關鍵一環,不過這一舉措的推出比預想得更快。
美國政治
關注
泰斯特參議員的一週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刁大明:這篇文章展現一個典型美國參議員的一週工作,他們一年在國會山莊上工作191天,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像《紙牌屋》中的安德伍德那樣挾勢弄權。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葛劍雄:「文革」期間的人代會
中國「兩會」日記(3月10日):中國政協常委葛劍雄:「那年,我的老師譚其驤突然被通知到上海錦江飯店開會,後赴京祕密開了四屆人大會議。」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央行行長承諾放開存款利率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稅還是費:中國環境管制的結構性矛盾
FT中文網撰稿人於洋:李克強首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動環境稅而非環境費,體現了環境管制的結構性矛盾;中央政府應推動地方稅務結構的變化,而非代替地方政府制定環境稅率。
人大制度
關注
十字路口的中國人大
中國問題觀察者鄧聿文:中國人大成立60年,民衆呼籲其不再做「橡皮圖章」,但要真正讓人大成爲人民權力代表,定會觸及「中共通過人大讓黨的政策合法化」問題。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不應糾結於成長目標
FT社評:中國面臨著棘手的權衡:或者猛踩剎車導致大量違約,或者繼續助燃信貸癮。然而,中國越早開始向更可持續的經濟成長模式轉型,整個過程的危險性也就越小。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僅三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
中國可能考慮立法開徵環境稅,但中國城市治汙面臨的共同問題是,汙染排放企業通常是納稅和就業大戶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公務員漲薪不是時候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今年中國「兩會」期間,又有人提議給公務員加薪。但我認爲,在不具備前提的情況下提高公務員工資是不負責任的,是改革的倒退。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葛劍雄:民主,是目的還是手段?
中國「兩會」日記(3月8日):中國政協常委葛劍雄:以前講民主,既把它當目的,又把它當手段。現在民主作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容,就不是手段了,而是一種終極追求。
中國外交
關注
王毅:對馬航客機失聯「很揪心」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兩會」期間召開記者會,就中國外交政策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他在記者會一開始即表達了對馬來西亞飛北京航班失聯的擔憂。以下爲文字實錄。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隱含的投資線索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李克強工作報告中,超預期的亮點不多,但其中一些關鍵點,包括國企和要素價格改革、節能環保等,提供了一些投資線索。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我爲什麼喜歡雷人提案
FT中文網撰稿人陶舜:作爲新聞人,我喜歡雷人提案,因爲對於「兩會」,普通人能吐槽的也只有政治花絮了。不改變雷人的委員代表遴選機制,又怎能減少雷人提案?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從「兩會」觀察中國的民主進程
中國國家檢察官學院副教授瀋海平:中國「兩會」的實質化內容在加強,不僅在於人們厭倦了年復一年的模式化會議程式,也因爲不同利益集團的代表期望爲本集團爭取最大利益。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葛劍雄:中國亟需獨立調查機構
中國「兩會」日記(3月6日):中國政協常委葛劍雄認爲,各個階層都被抹黑,社會就越來越撕裂。政府應資助成立獨立調查機構,增加社會公信力。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經濟仍未擺脫舊引擎
搞懂中國政府今年的經濟政策,必須精通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字裏行間的真意。中國總理在花了一個小時闡述必備內容後,終於講到要點:「把投資作爲穩定經濟成長的關鍵。」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向人民報告
FT中文網言論編輯霍默靜:李克強總理的工作報告延續了平實風格,也有諸多亮點,但希望從他的報告中探尋「全面改革」具體實施路徑的人們,可能要失望了。
2014中國兩會
關注
中國經濟的後發優勢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中國仍具有維持20年8%經濟成長率的潛力,這並非樂觀估計。把後發優勢潛力變爲實際成長的前提,是必須按照比較優勢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熱門文章
1.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2.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3.
「新消費熱」中的冷思考
4.
穩定幣新戰場:離岸人民幣的全球進擊與現實挑戰
5.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6.
穩定幣:鏈接現實與數字經濟的「橋樑」
7.
中國悄然擴大稀土和磁體出口管制
8.
川普服務於誰?
9.
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空襲
10.
對「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傳統階層觀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