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14中國兩會

中國匯率利率齊下行能持續多久?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從周小川在「兩會」期間的表態來看,央行有意匯率和利率下行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否表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起了變化?去槓桿的政策立場是否在鬆動?

進入農曆新年後,中國的人民幣匯率和利率(以下簡稱兩率)出現了聯袂下行的局面,這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這背後是否表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因素起了變化?筆者認爲,由於匯率和利率下行背後有明顯的干預跡象,其下行表明了中國貨幣政策立場的轉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去年6月以來的「錢荒」代表的貨幣政策全面收緊已經出現了轉向,但是「去槓桿」的政策立場並未鬆動。

有趣的是,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兩會」期間對近期市場雙率波動也用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評語:「市場上對近期的匯率走勢也有很多分析。其中大多數分析都是有道理的,也有相當一部分分析我也是贊成的。」而在去年7月1日,周小川面對「錢荒」的評論時也用了這樣一句話:「市場基本正確理解了央行意圖」。

從周小川的表態來看,市場認爲央行有意兩率下行並不是空穴來風,但存在的疑問是,兩率下行能夠持續多久?

您已閱讀20%(358字),剩餘80%(14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經濟觀察者

劉利剛,現任澳新銀行(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主管大中華區宏觀經濟、匯率和策略研究。曾經任職於香港金管局、亞洲發展銀行學院、世界銀行和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