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金融改革

中國應該推進金融改革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朱寧:無論金融改革看似有多大風險,如果拖延或者拒絕改革,或許會讓中國經濟體系裏累積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造成更大的風險。

北京十八大三中全會之後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銀行間大額存單業務改革、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及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支持上海自由貿易區改革具體意見,都讓人對2014年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充滿了諸多暢想。

與此同時,社會各方面和監管層對於金融體系、金融業和從業人員都存在一定顧慮。那麼金融改革究竟能夠走得多遠?金融改革是否能對推動中國下一階段經濟成長模式轉型和實體經濟改革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上海自由貿易區是否能真正成爲下一階段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如何建立由直接融資、資本市場所決定的市場化利率(或者稱之爲利率市場化),一直被社會解讀爲對國內銀行業的一次根本性改革。在前一段時間特別廣受社會關注的銀行天量利潤來自存款貸款利差的現象,也導致社會對於下一階段利率市場化改革甚至金融改革抱有較高的期望。

您已閱讀14%(348字),剩餘86%(21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