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

中國金融大霹靂!?

中國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上海自貿區未來伸展空間寄望於央行30條,這是在「金十條」的基礎上對自貿區金改進一步細化:分賬是前提,滲透是目的,准入有清單,監管會優化,風險可控制。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打響了新一輪改革錦標賽的發令槍,中國證監會率先衝了出去,中國央行也不甘人後,在12月2日週一市場的大幅波動中,擇機出臺了《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實際上在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於9月28-29日分別發佈了《銀監會關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銀行業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會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資本市場支持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若干政策措施》三個檔案以來,自貿區未來伸展的全部空間幾乎都寄希望在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人民銀行的總綱領上,終於,市場等到了一次足夠當量的金融大霹靂。

全文分爲7部分共計30條,在「金十條」的基礎上對自貿區金改進一步細化,自貿區披上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甲,手持離岸金融中心的利劍,即刻出發。我們對其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分賬是前提,滲透是目的,准入有清單,監管會優化,風險可控制。

您已閱讀6%(389字),剩餘94%(65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