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路金融

警惕網路金融行業的潛在風險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網路金融的發展是全球大勢所趨,也必將在中國獲得蓬勃發展。除傳統風險外,中國網路金融產品還面臨一系列獨特風險。

近幾年來,中國的網路金融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國內已經大致出現支付(例如支付寶)、融資(例如人人貸)和理財(例如餘額寶)三種網路金融模式。近期,百度與華夏基金合作的百發基金更是令市場高度矚目。一是預期收益率高(年化8%),二是允許投資者隨時贖回,三是作爲產品發行者的百度具有很高的市場號召力,以至於首期10億人民幣產品,在發行當天很快就銷售告罄,甚至還引發了網路癱瘓。

誠然,網路金融的發展是全球大勢所趨,也必將在中國獲得蓬勃的發展。然而,正如當年的IT革命引發了.COM泡沫,當年的證券化革命引發了次貸危機一樣,如果在一個新生的金融創新發展初期,不充分重視該行業發展蘊藏的潛在風險,並採用有效的方式進行治理,造成市場主體一窩蜂而上,以至於形成了網路金融泡沫,那麼這最終將阻礙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將主要從網路理財與網路融資的角度出發,分析中國網路金融行業存在的潛在風險。首先,筆者將剖析網路金融產品所面臨的與傳統金融產品類似的風險;其次,筆者將梳理網路金融產品獨有的風險。

您已閱讀16%(445字),剩餘84%(23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