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互聯

騰訊
騰訊與阿里的圈地邏輯

中國網路產業觀察人士王冠雄:騰訊和阿里在中國移動網路上掀起一輪併購潮,在許多投資案中,都能看見馬化騰、馬雲競價其中,兩家公司有著不同的投資邏輯。

騰訊
Lex專欄:騰訊入股京東的遊戲

中國網路企業騰訊決定在電商領域加大投入,斥資2.15億美元收購京東商城15%股權。此舉並非防禦性的小打小鬧,而是充滿理性的商業運作。

爲員工使用移動設備「立規」

若想制定一套完善的公司內部移動設備管理政策,除應考慮安全問題外,還應考慮設備選擇、使用費率、設備相容、數據保護、員工結構與員工離職等問題。

從智慧型手機到智慧手錶

2013年智慧型手機市場迎來了發展高峯。與此同時,智慧手錶等穿戴式設備與智慧家居也悄然興起。未來幾年,後一塊市場的活力將遠超前者。

移動辦公時代,讓企業資訊更安全

企業用戶所有的操作都在這個安全空間中進行,這個空間運用的是AES 256加密演算法,支持多種VPN標準...

三星KNOX,移動辦公安全新體驗

簡單地講,三星KNOX是一套完整的安全服務解決方案,可以爲企業數據的移動應用提供安全保障。

TPP
TPP談判引發網路自由之爭

維基解密披露出的TPP協議草案尚未引發外界的普遍擔憂,但協議最終敲定後可能將面臨更激烈的反應。

警惕網路金融行業的潛在風險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網路金融的發展是全球大勢所趨,也必將在中國獲得蓬勃發展。除傳統風險外,中國網路金融產品還面臨一系列獨特風險。

「雙11」揭示網路金融趨勢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從中國「光棍節」所創造的一連串炫目的數字裏,可以觀察到未來網路金融發展的趨勢。近年來,網路金融已成爲繼電商後的又一高熱領域。

像信主一樣信大數據?

FT中文網專欄作家何帆:在大多數情況下,你不會想到怎麼用大數據去「掘金」,你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消費者。而你從大數據得到的便利越多,能守住的私隱權就越少。

美國
美國必須平衡國家安全和商業利益

FT社評:爲了應對美國諜報機構的監聽活動,各國政府有可能採取措施將本國網路「圈護」起來。一旦萬維網走向割據,世界經濟將受到嚴重影響。

美國
美國失去網路制高點

《黑市:駭客如何變成新黑手黨》作者葛倫尼:史諾登爆料的影響深遠,滲入全球通訊政策的各個角落,導致美國逐漸喪失對網路的控制權。

網路安全「需要國家合作」

中國的網路安全程度如何?各國能否在資訊保安上獨善其身?網路的使用者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參加FT中文網2013年度高峯論壇的商界、政府和學界代表各抒己見。

公司流程外包:關鍵數據要保留

外包總體上利大於弊。 外包可降低公司成本,實現業務流程的「最優化」。但保證服務一致性是個挑戰。另外,公司要掌握對關鍵數據的控制權。

數據失竊:企業數據安全之道

維護數據安全的關鍵不在IT部門,而在董事會。企業應充分理解合規以及制定數據安全政策等問題帶來的挑戰,並確保相關制度得到認真執行。

財務與IT的契合度

企業財務部門和IT部門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財務長需要利用IT系統來運行財務職能,保障數據安全,幫助其當好公司戰略顧問角色,而IT部門則需要財務部門出錢。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釋放社交數據的價值

迄今,行銷人員關注的重點是對結構化數據的分析,但社群媒體的大量社交「輿情」數據缺乏結構。理解非結構化數據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項商業挑戰。

電商大戰的三個常識和三個思考

資深IT經理人王冠雄:法不禁止不爲罪,資本與市場分開,市場經濟不怕競爭,都是常識。不迎合民粹,不泛道德論,不爲區域性犧牲整體利益,則是構建開放社會的需要。

數據
迎接「大數據」時代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全球每天生成的數據已達2.5艾位元組。監控包括來自社群媒體數據在內的「大數據」,可在減災和掌握窮國狀況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騰訊
Lex專欄:審視騰訊

在中國整體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騰訊半年報的收益表現,再次向投資者證明它的強大。但它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高營收必然伴隨豐厚利潤的日子已經成爲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