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騰訊

騰訊與阿里的圈地邏輯

中國網路產業觀察人士王冠雄:騰訊和阿里在中國移動網路上掀起一輪併購潮,在許多投資案中,都能看見馬化騰、馬雲競價其中,兩家公司有著不同的投資邏輯。

2014年,是中國網路產業史無前例的投資併購年。這輪併購浪潮的背景,是正在發生的一場從桌面網路向移動網路的波瀾壯闊、不可逆轉的大遷徙。在這個過程中,以騰訊、阿里巴巴爲代表的「TABLE」五巨擘(詳見《行動支付的真正戰場何在?》)成了投資併購的主角。

投資併購,要靠實力說話。於是,兩家估值排名世界前五的千億美金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成了移動網路領域最重要的爭奪者。幾乎每一起足夠量級的收購中,都能看見馬化騰、馬雲競價其中。他們大手一揮動輒數十億美金,在跨界和網路結合上,不斷突破想像力。

「二馬」個人色彩鮮明,造成了騰訊與阿里巴巴的投資邏輯差異化。要探究中國網路產業未來格局,就需要審視和比較這兩家公司的併購策略和邏輯。

您已閱讀14%(316字),剩餘86%(20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