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金融

螞蟻到底是一傢什麼公司?

秦勇:螞蟻到底是一傢什麼公司,應當說它既不是金融,也不是科技,而是中國大國崛起的重要戰略,這個戰略與中西價值分野異曲同工。

「曇花一現」的網路金融

鄭志剛:網路金融發展至今面臨的尷尬局面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那麼,是網路金融「淮南爲桔,淮北爲枳」,在中國水土不服嗎?

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之一:沙盒模式的全球格局

張洪海、陳家樂:新加披監管沙盒的成功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對於沙盒模式的探索,或多或少能看到FCA監管沙盒(英國版監管沙盒)給我們傳達的核心理念。

P2P借貸
P2P:風險出清後何去何從?

歐陽輝、劉一楠:未來P2P行業中的留存平臺將按照「成熟一家、接納一家」原則納入監管試點,並通過風險準備金、股東資質等要求實現「去草根化」。

P2P
點融網擬籌資1億美元,應對P2P監管整頓

網貸平臺點融網正試圖籌集1億美元資金,以度過監管整頓期,但成功與否取決於中國政府。

品鈦魏偉:金融科技爲何轉向2B?

品鈦CEO魏偉接受FT中文網專訪表示,金融這個賽道絕大多數體量還是會被傳統金融機構所佔據。科技型公司參與金融產業應以2B服務爲主流。

P2P借貸
P2P網貸的未來:超越資訊中介

傅蔚岡:自從2007年P2P在中國誕生之日起,大多數的網貸機構都在從事與信用中介相關的行爲,這也是導致近年來P2P爆雷的重要因素。

2019:金融科技將走向何方?

張彧通:金融科技面臨金融與科技兩方面的強監管,這種監管態勢對於金融科技企業提出了相當嚴格的要求。

本輪網貸危機的深層原因及防範對策

黃文禮、楊可楨:網貸平臺近幾個月的倒閉密度遠高於前幾次網貸危機。此次規模較大、經營時間長、投資者心中口碑較好的頭部平臺也陸續發生危機。

P2P借貸
網貸108條的監管意義

許可:過於嚴苛容易阻礙金融創新,過於寬鬆又會放任風險的蔓延,金融監管不得不在油門和剎車中顧此失彼。

P2P
危機下的P2P網路借貸

長久看來大數據風控水準將是網貸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當前環境下,我國P2P網貸行業洗牌大有加速之勢。

P2P
P2P接連爆雷,監管爲何缺位?

蔣豪:金融壓抑下的畸形發展,使投資人在遭受正常經濟風險之外,還要承擔因體制機制不到位產生的監管風險。

中國P2P平臺違約潮引發投資者恐慌

中國P2P平臺違約潮導致投資者撤回資金和平臺崩盤,這反映了監管失敗、欺詐以及削減債務行動的共同影響。

京東
“0元購」陷阱與平臺責任

傅蔚岡:如果說無線路由器是聯壁金融的道具,那麼京東就給這個道具轉化提供了一個通道:很多用戶正是相信京東「直營」而購買了這個產品。

中國年輕消費者如何推動債務熱潮

根據FT《投資參考》最新調研顯示,由於房貸被打壓,中國借貸熱潮的驅動者改爲年輕的消費族羣。

P2P
中國P2P貸款機構迎來新一輪監管整頓

中國正準備啓動一個新的許可機制,成千上萬的P2P網貸機構可能因該機制而面臨滅頂之災。

陸金所再次推遲上市

陸金所再次擱置上市計劃,以待一項預計將實施的新牌照制度明朗化,反映中國網貸平臺仍籠罩在監管整頓的陰雲之下。

P2P
安全問題仍是金融技術革命的障礙

人們仍然難以輕易對金融技術創新買單。安全隱患壓倒了成本節省,每一起數字欺詐和駭客攻擊事件都強化了消費者的懷疑態度。

智慧投顧的侷限性

王倩:簡單來說,智慧投顧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標準化的過程,而未來金融市場的隨機因素是無法被標準化的。

中國採取行動規範行動支付

關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的央行《通知》設置了消費者每天可以使用條碼支付的金額上限,並禁止支付提供商向商家提供補貼。

比特幣
金融業科技革命是否存在失控風險?

邰蒂:發生在比特幣身上的瘋狂景象,實際上並非當今金融領域最令人頭暈目眩的技術發展。

治理網路小貸,地域管制並非正途

許可:當前,許多問題重重的現金貸公司試圖取得網路小貸牌照,也可能導致現金貸風險迅速蔓延到網路小貸領域。

網貸
Lex專欄:趣店股價過山車

中國一份暫停審批網路貸款公司的通知,讓中國小額網貸公司感受到寒意。上月剛剛在美國上市的趣店昨日股價應聲下跌。

中國
中國暫停審批網路貸款公司

《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路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使中國金融科技行業感受到一股寒意,在境外上市的一些業內公司股價下跌。

全球投資:趨勢的回報

程實:在我們看來,2017年見證的是「趨勢的回報」。展望2018年,發現趨勢並順勢而爲,依舊是投資的成功之鑰。

迴歸中國網路金融的初心

胡一天:中國網貸平臺快速圈錢擴張、赴美上市套現,這只是表象。要解決背後代表的經濟兩極分化,必須導正「利益私有化、成本社會化」。

信貸
中國擬對在線消費貸款收緊監管

此舉可能打擊希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金融科技集團。雖然當局鼓勵消費信貸成長,但各方對不負責任的在線放貸做法日益擔憂。

現金貸這門「窮人生意」不會令世界變得更糟

劉遠舉:小額高利貸是窮人生意,這個羣體有惡意濫用的,也有合理使用的,有了惡意濫用,自然利息也會高上去,以抵消風險。

當科技超越法律:FinTech的英國經驗

許可:英國首創的「沙盒機制」被很多人視爲放松管制,但其負責人再三澄清:「我們並非去監管,而是強化監管。」

「網貸暫行辦法」一週年:重新審視監管邏輯

楊一夫:未來網路金融監管將在「強監管」基調下與行業發展互相影響、互爲調整和完善,這有助於行業發揮真正價值。

唐寧:金融科技企業的實質是什麼?

金融科技行業並不是一個贏家通喫的行業,從業者們完全可以將模式創新、科技創新驅動的金融做得更好。

重新認識中國網貸行業監管

張適時:今年是真正的監管元年,相信整改期結束後,網貸行業競爭會變得更有序,但競爭不會緩和,會更激烈。

金融科技的風險隱憂

金融科技的興起,讓人們對技術改變金融產生了新的希望。如何避免讓金融科技重蹈網路金融野蠻生長的覆轍?

中國銀監會發話:將整頓網路小貸公司

P2P平臺遭到打擊後,網路小貸公司已成爲中國最活躍的一類貸款機構,它們不受地域限制,向新的風險敞開了大門。

紅包:社交和金融的融合

蔡凱龍:用戶喜愛的紅包,一定是具有流暢的使用者經驗, 新穎和有趣的紅包入口方式,以及有價值和意義的紅包內容。

金融家:科技公司遲早會跳進我們的地盤

技術將如何改變金融業?去年螞蟻金服新增約1億客戶,客戶總數已超過5億人,幾乎是那些世界最大銀行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