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P2P借貸

P2P:風險出清後何去何從?

歐陽輝、劉一楠:未來P2P行業中的留存平臺將按照「成熟一家、接納一家」原則納入監管試點,並通過風險準備金、股東資質等要求實現「去草根化」。

自從2018年6月P2P暴雷潮之後,行業目前處於風險出清階段,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降至900家左右,成交量不斷走低,包括團貸網、紅嶺創投等頭部平臺也出現暴雷或清盤。在行業震盪轉型與風險出清之中,監管層對P2P行業風險暴露的容忍度有所下降,下一階段監管工作將以轉型發展和良性退出爲主要方向,平臺轉型方向包括消費金融公司、技術輸出平臺、助貸服務平臺等。未來P2P行業中的留存平臺將按照「成熟一家、接納一家」的原則納入監管試點,並通過風險準備金、風險補償金、合規保證金、股東資質等方面的要求實現「去草根化」。

風險出清中的P2P行業

中國P2P行業從2014年開始起步,2014年至2015年處於高速成長期,正常運營的平臺數量由2014年初的880家迅速成長至2015年底的2595家,2014年、2015年的平臺成交量分別爲2528.17億元、9823.04億元,貸款餘額由308.71億元迅速成長至4394.61億元。

您已閱讀8%(404字),剩餘92%(48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