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數據
銀行如何處理你的財務數據?

銀行和支付公司積累了大量有關客戶金融行爲的數據,這些數據的回報誘人。他們計劃如何處理你的財務數據?安全嗎?對此你能做些什麼?

自願數據共享,真的可以保護消費者?

李曦:筆者的研究發現,基於自願的數據分享更可能會推高產品的價格,進一步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從財政數據看中國經濟的三大挑戰

沈建光:從財政數據變化可見,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三大挑戰:收入恢復偏慢拖累消費成長、價格持續走低制約企業盈利、房地產下行影響持續擴大。

數據
萬國數據洽引私募,爲分拆國際業務鋪路

據報道,這家數據中心營運商正在洽談,擬把快速擴張的國際業務的部分股份出售給高瓴和博裕等幾大投資者。

中國數據跨境流動監管趨嚴,還是趨松?

張冬方:中國的數據政策正在趨松,但仍然存在模糊地帶和不確定性,比如跨境數據處理者和監管者都很關注的「重要數據」。

如何應對中國經濟不斷加大的「溫差」?

沈建光:面對下行壓力,宏觀政策需進一步發力;提高財政赤字或發特別國債,用於新基建投資和消費券;進一步大幅降息,加大房地產鬆綁力度。

數據
在華跨國公司加快數據脫鉤

中國日益嚴格的數據和反間諜法律促使企業將中國數據全面本地化,並將中國境內的IT系統與世界其他地區分隔開。

數據
新版跨大西洋數據共享協議生效

歐盟委員會稱,美國總統拜登最近發佈的一道行政命令對美歐之間的數據傳輸規定了新的義務,從而爲歐洲公民提供充分的私隱保護。

量化交易真的完美無缺麼?

王倩:量化交易中數據的穩定性對整個金融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要提高數據質量,更要關注與數據有關的外部環境系統的穩定性,這纔是真正的道理。

數據準確也是一種有效溝通和預期管理

陳志龍:同樣的數據,不同部門與市場反饋存在不同,「對不上」如何解釋?經濟金融體系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信心信用,它們是穩定繁榮基石。

當中國經濟走入中年

徐瑾:數據看似好轉,市場情緒卻不樂觀。癥結在哪?經濟未來會如何?投資如何把握?當高成長光芒褪去,中國經濟也許正邁入中年階段,這未必是壞事。

中國新冠防控急轉彎後的統計數據爭議

葉勝舟:中國農村第一波疫情普遍過了,而且農村新冠重症患者的醫療條件遠不如城市,農村的老人已經聽天由命。

數據
中國央行關於網路用戶數據的監管政策推進艱難

中國央行想讓十幾家主要網路集團在12月的最後期限前向有政府背景的徵信公司分享用戶個人資訊,但遭到相關網路集團的抵抗。

數據
中國科技企業應善用《全球數據安全倡議》

王子辰:《全球數據安全倡議》提出兩週年之際,各方尤其是中國科技企業應當重視並運用這一承諾。

數據
「被遺忘」的數據可移植性爲何重現在歐盟《數據法》?

張冬方:數據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效能否助力歐盟企業在數據市場分一杯羹,歐盟數據戰略能否重塑其數據經濟的價值鏈分工,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谷歌
使用Google Analytics被認定違法中的「個人數據」 界定問題

張冬方:歐盟境內的網站使用Google Analytics和Facebook Connect,意味著向第三國轉移數據,被轉移的數據是否屬於個人數據決定問題的本質。

以「機器學習」計算新冠超額死亡率是否靠譜?

劉穎: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接近兩年,「拐點」仍遙遙無期。而通過「超額死亡」數據分析新冠死亡人數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晶片
美國索取跨國公司晶片數據,中國不宜袖手旁觀

黃鎣祺:對美國以行政手段要求晶片大廠提供特定數據,中國可以嘗試以「反壟斷」等形式要求各大廠商保證中國工業晶片數據資訊保安。

詠竹坊
世紀互聯希望通過改名轉運

股東批准公司新的英文名爲VNET Group,對這家在數據中心領域相對落後的企業來說,這是變革之年的最新動作。

TikTok
在歐洲遭遇數據安全調查,TikTok如何應對?

黃鎣祺:任何一家網路企業都難以在對外投資中實現在短期內既符合東道國國家安全利益又符合社會利益,TikTok對此項調查有必要謹慎處理。

數據
《個人資訊保護法》的六大關係:反思與前路

許可:六大關係所蘊含的六對矛盾,亦是《個人資訊保護法》永恆矛盾,它們不可能一勞永逸地化解,可這又何嘗不是其臻於完善的動力?

反壟斷加速網路生態演化

程實、高欣弘:數字經濟的核心投資邏輯發生轉變,跑馬圈地將無法再賺取超額收益,在開源確權的競爭環境下,先進技術是不變的投資主線。

滴滴
滴滴駛向何方

周浩:滴滴背後的「數據疑雲」,各方都沒有給出最終答案;對奪路狂奔的很多公司來說,這也意味著市場對其「想像力」也在降低。

深圳數據條例之憾

許可:個人資訊和個人數據的區隔絕不是語詞之爭。相反,它有著重大的實踐影響。

人口普查數據背後的結構性變化

沈建光:人口普查折射出兩大亮點與兩大挑戰:高學歷人口提升、男女比例失衡緩解;同時老齡化程度加深,區域人口結構不平衡。

特斯拉
特斯拉在華髮展「困境」與破局方向

王英良:特斯拉一度是中美經貿合作的標杆,但一旦數據的商用形成規模且中美關係走向強競爭弱合作,對其的不安全感就可能浮出水面。

數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公民位置資訊獲取權的爭奪

李軍:圍繞公民位置資訊獲取權的爭奪,並沒有偃旗息鼓。而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讓位置數據及其它涉及公民私隱的數據獲取越來越變得容易。

GDPR
起草者:歐盟必須修訂《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GDPR的起草者之一沃斯對FT表示,該條例已經不能滿足後疫情時代的需要,需要將人們普遍轉向居家辦公的現狀和許多新技術的出現納入考慮之中。

外匯
外匯數據爭奪戰升溫

紹洛伊:隨著競爭加劇和交易量下滑,占主導地位的外匯交易平臺提供的市場數據還有價值嗎?

統計學
如何讓統計學幫助你理解世界?

哈福德:統計數據能夠幫助所有人更清晰地思考事情,我們需要的是對這些數字背後的含義有一些好奇心。

TikTok
TikTok事件背後的「數據本地化」浪潮

曾磊:中國出海企業是否能夠迎難而上,突破「數據本地化」的藩籬,在各國的數據邊界中摸索出安全的通道?

數據
用合成數據打造「數字天堂」

阿胡賈:有這樣一個烏托邦願景:反映理想世界的合成數據被用來磨礪公正的演算法,在這樣的數字天堂,數據仍然爲王,但它至少是仁慈的君主。

數據
歐美數據轉移背後的歐洲難題

張冬方:在全球數位化競賽裏,上半場失利的歐洲相當焦慮,不能再輸掉下半場了。

數據
愛爾蘭拒絕用戶數據傳遞到美國背後

李軍:未來限制數據跨境流動的趨勢只會逐漸加強,最終網路和全球雲端計算將面對以數據爲起點,拆分成各主要經濟體碎片的威脅。

數據
數據安全法:來路與前途

許可:在數字經濟的世界版圖上,歐洲無疑是落後者。但伴隨著GDPR的生效,它有可能以一種新的方式改變這一格局。

Facebook
Facebook的頂級廣告商俱樂部

Facebook喜歡爲廣告大戶鋪開紅地毯,提供各種禮遇。但這家社群媒體公司近期帶來的聲譽風險,使一部分廣告商對其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