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對華綠地投資中,特斯拉絕對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同匯路168號D203A的工廠是特斯拉首座美國本土以外的超級工廠。該廠主要負責生產特斯拉Tesla Model 3、Tesla Model Y。截至2021年1月,工廠年產能爲25萬輛,並計劃增加至45萬輛。由於造型前衛,價格親民,契合年輕人的審美,去年特斯拉在中國銷售了近15萬輛電動汽車,佔該公司全球銷量的約30%。
由於涉及智慧駕駛和地形環境數據的收集,特斯拉收集的大量車輛運行環境、人體行爲模式數據以及道路數據的龐大數據流成爲業內關注的焦點。「這些數據一方面是用於自動駕駛分析決策,另一方面成爲智慧汽車廠商進行服務匹配和拓展商業創新的資源」。據中國媒體報導,目前特斯拉在中國擁有數據中心,但每天仍有大量數據需傳送至美國進行處理。可以說,這些數據是特斯拉的「富礦」,如果深度挖掘,那在商業上會極富價值。但如果用於安全領域,那將違反中國安全法律並構成對消費者侵權。
作爲全球頂尖的新能源車企,特斯拉亦難以擺脫產品所涉「國家安全」的困擾。數據在爲客戶帶來便捷的同時,國際關係的「主權剛性」卻依然存在。產品沒有國界,但國家安全有「邊界」。比如,華為、字節跳動、谷歌等企業都難以迴避數據安全和數據跨國傳輸所帶來的爭議。美國政府自去年8月起持續到年底的與TikTok的拉鋸訴訟,其核心議題就是雙方力圖明辨並處理網路數據安全,弄清楚相應的權利義務關係。由於TikTok姓「中」,美國聯邦政府擔心中國安全部門會利用「數據」跟蹤敏感人物的行蹤,獲取生物和社會特徵,並以相應資訊爲「槓桿」進行情報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