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宇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美聯準
關注
利率爲馬,縮表當車:理解美聯準政策正常化節奏
邵宇、陳達飛:美聯準貨幣政策正常化過程中,數量和價格的操作是交叉進行的。無論美聯準的立場,還是市場的角度,四個時間節點比較關鍵。
2022年6月20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上海疫情三重衝擊:供應鏈、消費和出口
邵宇、陳達飛:疫情之下,復工難凸顯什麼問題?上海在全國供應鏈中的位置如何?加速推進復工復產,可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影響。
2022年5月24日
全球經濟
關注
俄烏衝突下的全球化衝擊與再全球化
邵宇、陳達飛:俄烏衝突如何演變?防疫政策會變化嗎?價值鏈脆弱性如何解決?全球化黃金時代需和平、自由貿易和統一貨幣金融秩序兼備。
2022年4月18日
全球經濟
關注
三大變數加大全球二次衰退風險
邵宇、陳達飛: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是否迎來「二次衰退」?要看三個變數:俄烏衝突走向、中國疫情壓力和美國與歐央行的貨幣政策退出的節奏。
2022年4月7日
烏克蘭
關注
俄烏衝突:地緣政治、人民幣資產與美元流動性
邵宇、陳達飛:俄烏衝突,人民幣表現強勢。人民幣是否擁有避險屬性?俄羅斯戰略調整方向是「脫歐入亞」,一個沒有烏克蘭的帝國走向何方?
2022年3月22日
美聯準
關注
美聯準QE退出路徑:風險在哪裏?
邵宇、陳達飛:本次美聯準非常規貨幣政策正常化,將是「急剎車」。不知是市場欺騙了美聯準,還是美聯準馴服了市場,抑或兩者達成某種默契。
2021年7月13日
中國
關注
《無盡前沿法案》:重建美國軍事創新綜合體
邵宇、陳達飛:軍工創新複合體是美國製造業競爭力的源泉,其瓦解直接導致美國製造的衰落,是當前美國所大多數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根源。
2021年7月5日
央行
關注
美聯準往事:1942-1951
邵宇、陳達飛:回顧1942-1951年美聯準貨幣政策史會發現,其與2008年以來有著極高相似度。這爲理解當下美國乃至全球貨幣政策,提供了參照系。
2021年6月15日
美國經濟
關注
美國就業人數爲何不及預期?
邵宇、陳達飛:美國新增就業減少,有不同的解釋。在資本或技術要素前,勞動始終處於被壓抑的狀態;21世紀勞動與資本的契約關係,正在被重構。
2021年5月18日
人口
關注
少子化、老齡化和「碳達峯」:走向何方
邵宇、陳達飛:少子化與老齡化和「碳達峯」是全球發展的雙重約束,對理解國家戰略和投資決策有較高參考價值。「人口達峯」經濟含義是什麼?
2021年4月28日
通膨
關注
通膨的幽靈與貨幣主義的回聲
邵宇、陳達飛:貨幣主義在觀念上的成功,卻導致經驗上的失靈。80年代以來,貨幣供應量與通膨經驗上已經不具有相關性,因果關係也不再成立。
2021年4月22日
FDI
關注
中美關係:廣義資本流動視角
邵宇、陳達飛:中美關係不確定性對直接投資主要影響在於中國資本「走出去」;中美金融連接程度比想像中更高,但這也意味著未來的風險更大。
2021年4月6日
美國經濟
關注
利率的慣性:兩百年美國利率史
邵宇、陳達飛:10年期美債利率,引發當下市場關注;08年以來的低利率環境或只是歷史的慣性,需求側仍然是壓抑美國成長、利率的主要方面。
2021年3月16日
2020美國大選
關注
疫情與大選:川普到底做錯了什麼?
邵宇、陳達飛:疫情揭露了美國社會的分裂狀態,拜登贏得大選,與其說是因爲他可能做對了什麼,不如說是川普明顯做錯了什麼。
2021年1月20日
中概股
關注
中概股或迎來退市潮,國內資本市場改革「背水一戰」
邵宇、陳達飛:美股「中概股」遭遇集體信任危機,或迎來退市潮下,香港是首選目的地;如何轉危爲機?金融在供給側改革中佔重要地位。
2020年6月4日
中美貿易戰
關注
第六輪康波下,從「技術-經濟範式」看中美長期競爭
邵宇、陳達飛:中國的追趕過程,也是後發優勢不斷削弱的過程。中國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的角色是什麼?科技趕超並非一日之功,未來維度是什麼?
2020年4月7日
新冠病毒疫情
關注
升級治理: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思考與機遇
邵宇、陳達飛:相比於SARS,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可能更爲深刻。以SARS爲參照系來評估新冠疫情對中國的影響,猶如刻舟求劍。
2020年2月26日
展望2020
關注
川普的成績單:政策框架和前景展望
邵宇、陳達飛:對川普而言,連任競選,有一定的在位優勢。當然,能否連任,還要看歷史業績、競爭對手和下一步規劃。川普做得怎麼樣?
2020年2月10日
金融改革
關注
中美博弈下的人民幣:何時完成那一豎
邵宇、陳達飛:人民幣和日元先前升值,起因都是浮動匯率制度改革;日元第二次升值起因是美日貿易摩擦,人民幣會繼續這一道路麼?
2019年8月6日
供給側
關注
從薩伊到熊彼特:再談供給側
邵宇、陳達飛:高質量發展一定是供給側的,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定是創新驅動的。但若需求才是經濟的短板,那供給只有在反作用於需求的時候,纔是有效的。
2019年7月9日
金融改革
關注
中美金融博弈:中概股或成「不速之客」
邵宇、陳達飛:在中美博弈的當下,加快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完善金融基礎設施以爲實體企業賦能顯得尤爲重要;在操作中,如何把握好速度與質量的平衡?
2019年7月2日
美國
關注
柯德洛:從癮君子到白宮首席經濟顧問
邵宇:柯德洛並沒有受過系統的經濟學訓練,沒有發表過嚴肅的學術論文,甚至曾經還是個癮君子。
2019年5月20日
川普
關注
川普經濟學
邵宇、陳達飛:川普要什麼,以及通過什麼方式實現?1個目標函數、9條核心原則和9項具體措施。
2019年4月17日
中美貿易戰
關注
美方談判聲明邏輯:何爲「結構性」問題?
邵宇、陳達飛:所謂的「結構」,相對於宏觀總量而言,可能體現在結果上,如貿易結構的失衡;也可能體現在程式上,如歧視性規則、不公平競爭的政策。
2019年2月13日
2019前瞻
關注
展望2019:中國需要「供給側減稅」
邵宇、陳達飛:「供給側減稅」核心是降低企業的邊際資本成本。在新時代故事裏,企業應該是主角,而臺本就是供給側減稅。這在中美博弈的當下,具有戰略意義。
2019年1月29日
2018年度報告
關注
改革開放40週年:文明衝突與中國崛起
邵宇、陳達飛:鴉片戰爭以來,改革派與革命派不斷試錯,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正確道路;除了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角度總結過去,還應從文明衝突的視角來審視中國。
2018年12月28日
貿易戰
關注
大國興衰與貿易政策選擇
大國之興替,是理解貿易政策選擇的永恆邏輯。多邊自由貿易,而非歧視性的特惠貿易協議,纔是實現自由貿易的正確道路。
2018年10月14日
房產稅
關注
房產稅能否成爲地方稅的支柱
邵宇:本輪房產稅討論核心內容更多體現在徵收的細節問題上,如減免政策、稅率、和效應等方面,以及房產稅能否成爲地方稅的主體部分等。
2018年4月18日
金融危機10週年
關注
世介面臨長期停滯還是超級債務週期?
邵宇、陳達飛:量化寬鬆可以托住經濟不再繼續下沉,但要帶領經濟全面復甦,還是要從實體經濟層面找原因。
2018年2月19日
十九大
關注
十九大後的中國:房地產發展下一站
邵宇、陳達飛:未來住房市場的調控也將呈現出一種層次感,把市場的交給市場,需保障的交給政府。住房市場,更需要「迴歸初心」。
2017年11月7日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經濟週期之辯:流動性緊縮和槓桿再平衡
邵宇:中國可能即將來到金融週期的高峯時段,比照美國次貸危機前後的特徵來看的話,2018年前後很可能會滑落。
2017年7月13日
美聯準
關注
葉倫在反思什麼?
邵宇:美聯準主席認爲,長期總需求低迷會導致潛在供給下降,以此爲貨幣大寬鬆和凱恩斯式財政刺激政策辯護。
2016年10月25日
G20
關注
杭州G20:阻止全球化逆轉
邵宇:全球化有可能正在日益變爲一個零和博弈,中國的擔當有著自身的義利觀和現實主義的態度。
2016年9月8日
人民幣
關注
重回1998東南亞金融危機現場
中國東方證券邵宇:亞洲金融危機中,對沖基金利用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窩裏鬥,日元在其中起到了相當負面的作用,人民幣則在區域內樹立了威信。
2016年2月14日
中國經濟
關注
2016:中國供給側vs海外黑天鵝
中國東方證券邵宇:新常態下推進結構性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新常態三大特徵是: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背後則對應著成長、改革、全球化這三重斷裂帶。
2016年1月7日
匯率
關注
中國沒有「泰萊規則」
中國東方證券邵宇、池光勝:中國存在「自然利率」缺失和「目標通膨率」軟約束問題,而且由於央行與市場溝通的不暢使市場不易形成遠期利率和通膨率的穩定預期。
2015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