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聯準主席葉倫關於經濟學反思引發業內諸多關注,她反思什麼?
有一點上她是對的,經濟大蕭條和1970年代的滯脹都激發了對經濟現象的新思維方式。傳統的理論的精緻化、教條化和形式化障礙了範式的變化,金融危機就是經濟學思想超越的契機,跳躍點蘊含著最多的資訊和結構變動,而不應當被作爲不方便的樣本點被拋棄,很多計量就是這樣留下了平庸的垃圾而拋棄了本該發光的金子。
首先她討論了總需求和總供給的相互關係問題,葉倫認爲長期總需求低迷會導致潛在供給下降,以此爲前所未有的貨幣大寬鬆和凱恩斯式財政刺激政策做辯護。中國的老話叫作刀不磨要生鏽,長期不就業人的能力就會下降。
您已閱讀14%(273字),剩餘86%(16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