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瞻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金融改革
關注
國際金融新秩序將令香港受益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周穎剛:世界經濟中心正在東移,改革以美元本位制爲基礎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勢在必行。在國際金融新秩序中,香港的戰略地位和影響依舊重要。
天則橫議
關注
反思計劃生育對人性的破壞
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秋風:計劃經濟的根本問題是把人「物化」,制定發展計劃時人是一個個螺絲釘,忽視人的創造性,更重要的是對人性的破壞。
天則橫議
關注
望執政者放眼,知識分子超越
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爲了長遠利益,執政者更應克服自己的短視和克服自己的人性弱點。知識分子則應以天下爲懷,以推行天道爲自己的職責。
新年期許
關注
我對2015年的五點期許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國民均以富強、民主和文明爲共同指歸,縱有理念之別,卻無敵我之分。違法犯罪,按規範懲處。如此這般,界限分明,則國民免於恐懼。
量化寬鬆
關注
量寬不再是提振經濟良方
海通證券李迅雷、顧瀟嘯:當全球總體邁入通貨緊縮時代,經濟主角不再是汽車和地產等行業,而是金融業和金融資產,央行寬鬆放水的刺激效應就會被銀行的去槓桿弱化。
天則橫議
關注
法治社會要開放言論自由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如何能使所有人更安全,就需要法治、要講道理。一個社會是往前走還是往後退,就要看一條標準,即言論自由是否能夠保障。
天則橫議
關注
重提階級鬥爭有違法治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徐友漁:中國好不容易告別了文化大革命,可如今還有人鼓吹階級鬥爭理論和專政理論,這是在跟建立法治社會唱反調。
2015年前瞻
關注
全球經濟可能迎來好年景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全球經濟很有可能在2015年取得相當不錯的成長。積極的供給將讓不同經濟體各有受益,低油價則會降低通膨並提升收入;至於中國金融崩盤、歐元區瓦解等消極因素,也尚處可控狀態。
2015年前瞻
關注
今年大宗商品行業十大看點
展望2015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投資者應關注十大熱點,包括歐佩克是否會讓步、美國頁岩油產量是否會下降、中國願意容許什麼程度的經濟成長等。
全球經濟
關注
警惕世界經濟的通縮威脅
FT專欄作家普倫德:如今幾乎全球都處在需求不足的困境之中,這將導致通膨速度減緩。若無強有力的政策出臺,世界經濟可能滑向難以消除的通縮和長期的低收益率狀態。
智庫
關注
2015:中國與全球化展望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企業國際化、人才國際化和家庭的國際化流動,將使中國進一步融入國際社會;也使世界經濟更多的得益於來自中國的成長動力。
2015年前瞻
關注
委內瑞拉可能出現債務違約
加拉加斯資本市場管理合夥人達倫:委內瑞拉能否撐過2015年將幾乎完全取決於原油價格。這個世界上原油儲量最大的國家有可能因油價繼續大跌而債務違約。
東亞
關注
2015:東亞不會爆發戰爭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東亞各國領導人有一個共識:亞洲應把重點放在經濟發展和成長上。大多數亞洲國家(除了北韓)領導人都明白戰爭的危險。他們的言辭也許帶有民族主義色彩,但他們的行動卻是謹慎和務實的。
美國經濟
關注
美國經濟復甦的「壞訊息」
FT專欄作家盧斯:美國的經濟體系仍有辦法創造成長,但成長的收益幾乎會被頂層獨吞。2015年將是美國十年來最好的年頭,但大多數美國人卻無緣從中受益。
中國股市
關注
2015年A股將延續指數型牛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蘇培科:2015年投資者仍會跟隨政策市操作,市場會隨之繼續指數攀升,但最大的可能仍舊是「指數漲而只有少數人賺錢」的指數型牛市。
2015年前瞻
關注
2015年全球大勢預測(下)
FT繼續預測今年全球大趨勢:面對國內經濟危機和海外製裁,俄羅斯將暫停其擴張主義腳步;儘管已派遣軍事顧問參與打擊ISIS,但美國及其盟友仍將對向前線出兵保持審慎;比特幣熱潮尚難徹底偃旗息鼓;穿戴式設備的真正繁榮期,也暫不會到來。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經濟如何延續高增速?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盧鋒:中國仍具備高儲蓄率與較高投資回報率。若能把海量儲蓄轉爲高效資本、啟用企業創新能力並推動產業結構進步,中國經濟仍有望維持高增速。
2015年前瞻
關注
2015年全球大勢預測(上)
英國《金融時報》資深評論員、專欄作家和記者,分別對2015年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的大趨勢做出了預測。本文爲該系列上篇,認爲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低於7%、國際油價可能跌破50美元/桶。
2015年前瞻
關注
FT社評:世界應在2015重啓多邊合作
2014年,國際合作秩序因爲烏克蘭危機、埃博拉病毒等變得岌岌可危。幸運的是,2015年的幾項政治日程,爲世界各國在貿易、氣候、發展等領域重啓合作提供了機遇。
2014中國年度報告
關注
2015:中國將輕改革重成長
《中國投資參考》研究總監哈爾平:疼痛是2014年中國經濟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這是改革導向的政策造成的。我們認爲,2015年,中國政府很可能會先穩定成長,後推動改革,經濟成長不會偏離7%的年度目標太遠。
2014中國年度報告
關注
2015:中國四條投資主線
摩根大通朱海斌:預計中國政府將在2015年下調經濟成長目標,並將繼續推動經濟改革,但全球經濟的變化將給人民幣匯率政策帶來新的難題。
新興市場
關注
新興市場國家需要各自「突圍」
FT國際經濟編輯貝蒂:支撐大宗商品熱潮和廉價信貸的支柱正在坍塌,新興市場作爲一個整體的安逸日子已經結束,各個國家應專注本國的經濟基本面,建立各自聲譽。
OPEC
關注
歐佩克時代落幕
倫敦大學巴特勒:忘掉石油輸出國組織吧,石油業持續40年的歐佩克時代正走向終點,但全球能源的消費者並未減少,無碳世界也不會立刻到來,下一階段,需求與技術將是主導油價的關鍵。
2015年前瞻
關注
全球經濟將加劇「分化」
安聯集團埃利安:隨著發達世界內部在經濟和政策上的差異化日益加劇,新興經濟體間的差距也將逐漸拉大。中韓等國如能推進各自的結構性改革,將進一步提高其全球經濟地位;在另一端,俄羅斯和委內瑞拉則將面對衰退、通膨和金融不穩定的多重威脅。
2015經濟展望
關注
預測新興市場未來成長的新指數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複雜性指數」預測未來成長的能力,強於當前頗受青睞的指數,特別是由世界經濟論壇每年發佈一次的全球競爭力指數。
金融改革
關注
中國金融改革將在謹慎中推進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2015年將是中國金融改革的推進落實年,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中國的金融改革將會謹慎前行,但也蘊含著一些發展亮點。
新興市場
關注
迎接「新的」新興市場
瑞銀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馬里斯卡爾:新興市場不斷壯大的中產階層願意爲更好的教育、醫療、住房和基礎設施付費。這些「公共」行業代表著發展中世界最具活力的領域,堪稱「新的」新興市場。
熱門文章
1.
中國經濟的問題是不是「消費不足」?
2.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3.
「新消費熱」中的冷思考
4.
中國企業利潤下降,如何扭轉?
5.
穩定幣:鏈接現實與數字經濟的「橋樑」
6.
川普服務於誰?
7.
中國悄然擴大稀土和磁體出口管制
8.
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空襲
9.
對「主理人」的刻薄嘲笑,是傳統階層觀對身份重構的本能抗拒
10.
全球關鍵礦物「去中國化」進程或將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