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量寬不再是提振經濟良方

海通證券李迅雷、顧瀟嘯:當全球總體邁入通貨緊縮時代,經濟主角不再是汽車和地產等行業,而是金融業和金融資產,央行寬鬆放水的刺激效應就會被銀行的去槓桿弱化。

2014年是美國經濟的復甦之年,與此同時,歐洲和日本卻處困境,而中國正試圖在不去槓桿的前提下調整結構。2015年全球依然面臨通縮壓力,除了美國之外,大部分發達國家都想繼續加槓桿,但這種不去觸動既得利益的單一寬鬆政策,其作用恐怕越來越弱。

全球經濟冷熱不均,政策寬鬆是總趨勢

十多年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都出現了大量以股票、房地產價格爲代表的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不僅造成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同時,還危及實體經濟。這些都引起了宏觀經濟政策部門的重視。

您已閱讀7%(226字),剩餘93%(30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