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市場權威都沒能預見到2014年發達國家的收益率普降,原因何在?
一個簡短回答是,他們過分糾結於美聯儲(Fed)退出非常規政策的潛在影響,同時忽略了全球不平衡的重要性。實際上,世界一直受困於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需求不足(導致通膨速度減緩),而美國在激發通膨壓力(這種壓力會要求貨幣政策大大收緊)方面過於不緊不慢。
下面考察一下世界上儲蓄率過高國家的狀況,就從日本開始。在日本,安倍經濟學(Abenomics)沒能消除通縮並提高經濟成長率。不利的人口結構導致的需求萎靡,加上近來的消費稅提高,意味著日本目前要依賴購買更多債券、加大日元貶值力度,才能生成「成本驅動型」壓力,進而使日本央行(BoJ)達成其2%的通膨目標。
您已閱讀20%(309字),剩餘80%(12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