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油價下跌50%顯然對所有人都是好訊息,生產石油的國家、地區和公司除外。這也提醒我們,世界經濟正在走向通縮——既是由於歐洲、日本以及幾大新興市場需求不足,也是因爲中國根源於產能過剩的通縮是結構性的,並且影響日益深遠。
中國持續且仍未結束的經濟增速放緩一直伴隨著大量的產能過剩、非金融企業債務的大增以及通膨的大幅下降。從2011年至2014年11月,中國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降了10%,同比變動已連續33個月爲負,而同期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的同比漲幅已從6%下降到1.4%。
許多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都大幅下降,如鋼材、平板玻璃、建築材料、化工原料與化肥、鋁、造船,以及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製造。去年這一比率是在約70%至72%,而自那以後很可能又下降了更多。房地產是2008年後投資和信貸激增的主要受益者,直接佔到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約16%。但房地產業現在處於長期的低迷期。除了北京、上海和深圳,許多城市的未售房屋庫存消化週期已飆升至25到40個月。
您已閱讀30%(435字),剩餘70%(10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