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

礦產
力拓同意支付1.39億美元解決蒙古國集體訴訟

在奧尤陶勒蓋礦山可能出現進一步動盪的背景下,力拓提出了法庭和解方案。

核電
意昂集團CEO:德國應停止在覈能問題上教訓法國

歐洲最大公用事業公司之一的負責人表示,柏林應該接受意見分歧,以打破與巴黎在能源改革問題上的僵局。

鋰礦
中國鋰企對外收購遇阻:東道國動機與投資涉腐風險

王英良:在分析中國對外鋰礦收併購時,我們需要站在東道國層面、官僚政治、全球反腐新動態等角度去分析可能的風險。

供應鏈
從供應鏈角度看如何提升中國鋰礦供應安全

王英良:全球資源民族主義的興起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需要中國企業開拓企業外交,配合國家產業發展,盡最大可能降低政治風險。

資源
從「鋰佩克」到「電池金屬卡特爾」,全球興起一波資源民族主義

王英良:發展中國家已經日益意識到自身的自然資源可能帶來的戰略性優勢。面對資源國家組團抱團,各需求端國家以及跨國公司如何應對?

爲經濟去物質化叫好!

哈福德:令人振奮的是,去物質化正在發生,種種跡象表明,儘管GDP在成長,但我們對許多資源的消耗在下降。

美國試圖遏制中國對關鍵礦產的主導

隨著綠色技術的普及,清潔技術原材料的需求將上升,美國採取了一系列舉措,試圖遏制中國在這一領域的主導地位。

水資源
中國經濟面臨水危機

帕頓:水危機迫在眉睫,中國需出臺比現有措施更有效的政策促成「駱駝經濟」的實現,但這樣的政策將面臨極大阻力。

你的木地板,曾是我的生命線

殷貝貝:如果你家鋪的是番龍眼地板,那它可能非法採伐自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賴以生存的當地森林。

在阜新,等風來

馮灝、斯塔姆•李:阜新,這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煤電之城,因爲煤礦資源日益枯竭而陷入困境,亟待轉型。

電動車
清潔電動車與剛果的黑暗現實

皮林: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在剛果經營的大型礦商爲一種制度化掠奪提供了資金,掩蓋了貧窮、暴力和有毒汙染的現實。

亞洲

財經

亞洲

澳洲
澳洲將不再「幸運」

FT亞洲版主編皮林:面對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無論誰當選澳洲新總理,都必須帶領澳洲度過「中國資源繁榮終結」的艱難時期。

澳洲
幸運之國好運常在?

擁有得天獨厚自然條件的澳洲,人均GDP世界第五,失業低、債務低、通膨低,讓人羨慕不已。但最大貿易伙伴的經濟放緩,讓袋鼠之國無法再享受資源價格的上漲,此外,它還面對著匯率、資源投資和消費者過度借貸的問題。
9月就要舉行大選了,總理陸克文和反對黨領袖阿伯特的公衆支持度目前都是負分,那麼該誰來領導幸運之國呢?

非洲
讓非洲獲得資源財富公平價值

英國政府顧問科利爾:非洲各國政府應從安南報告中汲取的教訓是,民營企業以及那些在監管薄弱的交易所上市的企業不適合擔任自然資源資產託管人的角色。

採礦
Lex專欄:中國礦商議價能力不夠

由於礦藏的分散分佈以及地方保護主義,中國礦企無法完成行業整合,這導致中國礦企規模太小又太過分散,無法與世界最大礦商競爭,也削弱了在海外投資的能力。

礦業
改變中國對外礦業投資的困境

畢馬威自然資源行業併購交易總監徐鋼、畢馬威全球中國業務發展中心研究部總監彭亞利:中國海外礦業投資屢有折戟,風險控制意識和舉措亟需加強。

澳洲
澳洲需要新成長點

澳洲人或許還沒有對資源熱潮降溫做好準備,但在不遠的將來,零售、建築等其他板塊必須接過接力棒,爲礦產行業必將出現的失業人潮提供工作崗位。

資源
商品景氣制約資源國成長

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盧鋒:隨著各類大宗商品價格近來趨於回落,資源出口國經濟成長也呈減速態勢。如果全球經濟減速環境下商品價格穩中有降,則重要資源出口國經濟增速也會相應受到制約。

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尚未結束

未來幾個月,中國的經濟成長表現將極大影響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同時高成本生產商對價格構成支撐。

人口
人口成長與資源環境極限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建新:面對「來勢洶洶」的人口成長,可以得出悲觀或樂觀的結論。在信仰這個層次上,樂觀與悲觀爭論不會有結論。樂觀給予信心,悲觀帶來警示,人類社會在此間行走。

礦業
中國企業海外尋礦的難題

外界觀察人士擔心,中國企業是一股無法阻止的力量,大量攫取全球礦產資源,但這種看法並不準確。中國企業在全球的資源擴張並非一帆風順。

分析:山鋼爲何出手非洲礦業?

山東鋼鐵集團與倫敦上市的非洲礦業簽署了價值15億美元的協議。山鋼將收購位於獅子山的通科利利鐵礦石項目25%的股權。這是非洲規模最大的鐵礦石礦藏之一。

蒙古
Lex專欄:蒙古患上「荷蘭病」

蒙古近來出現的騷亂,符合荷蘭病的特徵。人們湧入蒙古開採資源的熱情,讓蒙古跳過現代化的好幾個階段。蒙古必須讓成長實現更好的平衡。

中東
破解「資源詛咒」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喬治•索羅斯:在中東和北非一些國家,石油收入支撐腐敗政權,卻沒有造福人民。事實表明,提高石油業、採礦業等自然資源行業的透明度,有助於破解「資源詛咒」。

中鋁
中資在祕魯的投資難題

中國鋁業公司在祕魯莫羅科查總額22億美元的投資遭遇了許多困難,祕魯公民團體擔憂中資湧入侵害當地公民權利,憲法法院要求政府保證對礦業和能源項目進行充分諮詢。

阿根廷
中國石油巨擘「盯上」阿根廷

中國的石油公司正在把資金從非洲轉往另一個方向:阿根廷。該國繁瑣的稅收體制讓西方人望而卻步,可能會令中國成爲唯一真正在該國購買資產的國家。

委內瑞拉:資源詛咒的範例

FT拉美主編拉思伯恩:有人把委內瑞拉的問題歸咎於該國的石油財富。就像信託基金能慣壞一個孩子一樣,委內瑞拉的石油財富也腐化了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