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人口成長與資源環境極限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建新:面對「來勢洶洶」的人口成長,可以得出悲觀或樂觀的結論。在信仰這個層次上,樂觀與悲觀爭論不會有結論。樂觀給予信心,悲觀帶來警示,人類社會在此間行走。

兼答葉檀女士《反智的人口成長理論可以休矣》

(編者按:FT中文網最近就人口問題刊登出不少觀點互異文章,具體內容可參見FT中文網人口專題。歡迎持各種觀點的學者、讀者就這個話題繼續展開有意義討論。)

從超長人類歷史考察,人類人口在99%以上的時間裏是處於高出生、高死亡、低成長階段。工業革命開啓了人類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轉變。20世紀特別是後半葉人類人口發生了人口史上的最大變化:死亡率迅速下降致使世界人口成長率和年成長量都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峯,也因此,20世紀成爲了人類歷史進程中的分水嶺:人類由高死亡水準傳統社會轉向了低死亡水準現代社會。

您已閱讀5%(280字),剩餘95%(54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