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

破解「資源詛咒」

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喬治•索羅斯:在中東和北非一些國家,石油收入支撐腐敗政權,卻沒有造福人民。事實表明,提高石油業、採礦業等自然資源行業的透明度,有助於破解「資源詛咒」。

在席捲中東和北非的歡騰浪潮之中,人們遺忘了一點事實:在這些地區的許多國家,包括利比亞,石油收入支撐著腐敗政權,卻沒有造福人民。在民主降臨石油國家的時刻,假如他們的能源收入不能推動整體經濟成長,那麼人民的生活質量大概也將無法提高。這是經濟生活中一個可悲的事實。不過,在其他地方已經有跡象顯示,這種「資源詛咒」能夠破解。

自然資源行業能夠產生數以十億美元計的鉅額收入,用於減輕貧困和進行健全的投資。然而,幾十年來,「黑箱管理」使腐敗得以在安哥拉、柬埔寨和幾內亞等國家大行其道。根據奈及利亞本國反腐敗機構的數據,在過去50年裏,多達4000億美元的石油收入遭到竊取或浪費。而在利比亞,我們如今更是看到了人民奮起反抗統治者——統治者祕密管理(或者說糟踏)的鉅額石油收入爲他們的掌權提供了資金來源。

結束這種局面、讓新的民主政體開花結果當然並不容易。「資源詛咒」會破壞投資環境,增加企業成本,威脅能源和礦產安全,使資源豐富國家的數百萬人民生活在貧困之中。但有證據表明,在採掘行業推行透明措施能夠起到重要作用。

您已閱讀30%(447字),剩餘70%(10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