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油價再度上漲,原因是阿曼動亂加劇了利比亞危機所引發的焦慮。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主要產油國的政權正土崩瓦解,導致生產陷入混亂。繼而投機推高油價,直至沙烏地出面,許諾填補損失部分的產量。市場又恢復了原狀。然而,這種簡單是帶有欺騙性的。
本輪油價飆漲是市場短期反應造成的暫時現象。生產很快將恢復正常。然而,一系列更爲重要的根本趨勢,正使得全球石油市場變得更容易受到衝擊,同時給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帶來重大威脅。特別是,除了利比亞街頭正在上演的一幕之外,這個世界在石油供給方面正越來越依賴於實行專制統治(甚至更糟)的國家。
石油市場的形勢衆所周知。東亞經濟體迅速崛起拉動需求節節攀升,同時,北海和阿拉斯加地區隨著油田老化,產量逐漸萎縮。結果,石油貿易量日趨增加,美國、歐洲、日本、中國以及如今的印度,都依賴進口來滿足需求。20年前,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屬於自產自「消」。如今,則有一半(日均4000萬桶)在國際上交易。這一比例一直在擴大。
您已閱讀25%(411字),剩餘75%(12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