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分析:亞洲經濟能否承受高油價

油價對中國經常賬戶影響之小,也許出人意料。當然,經常賬戶並不是一切。滙豐研究顯示,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可能使中國CPI增加1個百分點。

巴克萊資本(BarCap)在1月中旬發表研究報告,分析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對亞洲新興經濟體將意味著什麼。當時,那似乎還是一種遙遠的前景。中東和北非發生動盪後,在倫敦交易的原油已飆升至每桶110美元以上。現在,這個問題的適切性似乎提高了不少。

更高油價對亞洲的影響並不是一刀切的——一些國家勢將獲益,而另一些國家可能遭遇切實的問題。

大贏家是那些石油生產國,即馬來西亞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印尼。據巴克萊資本預測,每桶120美元的油價,將使印尼經常賬戶盈餘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提高0.9個百分點,馬來西亞將提高3.1個百分點。

您已閱讀23%(264字),剩餘77%(8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