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中國央行上調準備金率。週日,發改委上調成品油零售批發價格。除了銀行和石油公司,多數人都不希望聽到這樣的訊息。第三次加息宣佈後不到10天,準備金率再次上調,顯示了央行緊縮貨幣的決心。在通膨壓力很大的背景下,成品油價格依然上調,則顯示了發改委執行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決心。2008年國內油價嚴重倒掛的現象今年應不會重演。
緊縮貨幣意味著市場利率上升,企業和個人借貸的成本增加,對股市意味著下行的壓力。油價上漲直接增加駕車者的成本,更以增加物流或能源成本的形式間接推高一籃子商品的價格。宏觀而言,二者都是在給經濟降溫,對近期的GDP和就業等指標影響負面。
然而,對於中國經濟而言,這依然是值得付出的代價。比起經濟成長的速度,通膨的形勢明顯更讓人擔心。中國貨幣擴張的速度長期超過GDP增速,近兩年平均超過20%,信貸擴張一方面刺激了成長,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推高了消費物價和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這種高成長和高通膨引發的過熱往往不得不以硬著陸收場。中國央行在通膨尚未失控之際,明確發出緊縮信號,有助於防止經濟大起大落,是明智之舉。
您已閱讀37%(462字),剩餘63%(7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