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在阜新,等風來

馮灝、斯塔姆•李:阜新,這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煤電之城,因爲煤礦資源日益枯竭而陷入困境,亟待轉型。

上午7點多,天陰沉沉的,風很大。遠遠地就能聽到塔山頂上那幾座新建的風電塔轉得呼呼響。「這麼大風……」估摸著今天也許會來場大雨,塔子溝村的陳芳扛上鋤頭,背上玉米種就上山了。直到下午5點了,她都已經把自家位於風電塔下的一畝多玉米地翻了一遍,大的碎石也清理乾淨了,雲卻散了,眼前的四座風電塔的大葉扇也停止了轉動。

「又白等了!」陳芳嘆了口氣,自言自語著。這已經是這個月第四次白跑一趟了。她一直在等大風後的那場大雨。雨後就可以播下這一季春天的玉米種了。可,風來得忽緊忽慢,雨遲遲不下。她等得都有些著急了。

陳芳所在的塔山位於遼寧省阜新市的東南方,離市區約5公里。自從3月底,山上的雪融化後,直到5月初,位於內蒙古高原和東北遼河平原過渡帶上的阜新都沒下過一場像樣的大雨。

您已閱讀8%(328字),剩餘92%(37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