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緬甸
緬甸正在遭遇多重悲劇

FT社評:曠日持久的國內軍事衝突以及軍方的高壓統治,阻礙了強烈地震後的救援工作。

日本
日本電子零組件行業爲何依然強大

李海燕:爲什麼日本的家電、電腦和手機等產品逐步敗北,但電子零組件產業卻一直保持強大?日式經營的特點是什麼?技術本質又是什麼?

亞洲
印尼新總統就任後將中國作爲首訪目的地

普拉博沃的出訪行程突顯中國對這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的重要性,他隨後將訪問美國。

菲美在南中國海啓動「肩並肩」聯合軍演

處於與中國頻繁衝突最前沿的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將首次參演,此次軍演將進一步加劇兩國與中國的關係緊張。

越南經濟遭遇「四隻猛虎」

周子衡:越南經濟正面臨重大挑戰,製造業出口外需不振、電力嚴重短缺、外債風險增強,以及低質無效經濟擴張過多四隻攔路「猛虎」。癥結何在?

印度
莫迪治下的印度正走向何方?

沃爾夫:在建立現代、繁榮和強大的印度的長途路上,莫迪政府騎著宗教政治化的老虎。它需要避免被反噬。

軍事
中俄在日本海舉行聯合軍演 「軍事合作」再升級

分析人士警告稱,中俄正開始利用它們日益密切的軍事夥伴關係針對其他國家投射力量。

教育
你能通過關於亞洲的測驗嗎?

加內什:對亞洲的無知是西方教育中最大的漏洞。西方對亞洲瞭解如此之少,在戰略上明智嗎?

怎麼理解「亞洲世紀」?

沃爾夫:這個說法背後其實是全球再平衡,歐美霸權逐漸減弱。亞洲在經濟和政治上將變得極其重要,但不會有集體的亞洲「意志」。

亞洲
中國阻攔美菲軍事同盟上升勢頭

美菲舉行30多年來最大規模聯合軍演之際,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訪問馬尼拉,敦促菲律賓與中國「延續友好傳統」「信守彼此承諾」。

亞洲國家過度押注天然氣的風險正日益增加

法朗:亞洲大量擬建天然氣項目可能會使其在未來幾十年排放高企,但最近的天然氣價格波動或許會迫使決策者三思而後行。

日本
岸田文雄新設經濟安全大臣應對中國威脅

這位日本新首相任命前防衛副大臣小林鷹之出任經濟安全大臣一職,這是岸田文雄最引人注目的任命,同時也兌現了他帶來年輕一代政治領導人的承諾。

疫苗
令人費解的亞洲疫苗困境

去年在防控新冠疫情方面領先的亞洲國家,如今在疫苗接種方面已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突顯出亞洲製藥業仍然落後。

亞洲
亞洲經濟因新一輪疫情面臨挑戰

在歐美經濟因疫苗逐漸反彈之際,去年受疫情打擊較小的亞洲經濟體正面臨挑戰,美國加息可能導致「縮減恐慌」重現。

煤價
亞洲強勁需求推高煤價

自11月初以來,澳洲高能煤價格上漲45%,至每噸80美元,原因包括亞洲經濟復甦、氣候寒冷以及供應緊張。

拜登
拜登考慮任命一位白宮亞洲事務「沙皇」

知情人士稱,拜登正權衡是否要在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內設立該職位,以維護和促進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和價值觀。

亞太
亞太15國即將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各國貿易部長週三舉行視訊會議,爲將於週日舉行的國家領導人峯會做準備,屆時可能會舉行一個虛擬簽字儀式。

拜登
亞洲盟友敦促拜登勿在亞洲重蹈歐巴馬覆轍

美國的一些亞洲盟友擔心,拜登若將重心放在美國國內事務上,可能會忽略北韓和臺灣等問題,重蹈歐巴馬在亞洲的戰略失敗。

亞洲
亞洲加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熱潮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熱潮正蔓延至亞洲。但在批評者眼裏,這是一場可能在眼淚中收場的狂熱,因爲股東資金被浪費在定價過高的目標上。

亞洲
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將出現60年來首次萎縮

亞開行最新預測,受新冠大流行衝擊,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今年GDP將下降0.7%,地區內四分之三的經濟體都將出現負成長。

日本
安倍的政治遺產:會留給日本與亞洲什麼?

徐瑾:安倍晉三對日本影響很大,除了安倍經濟學,政治家迴歸以及日美聯盟,也是其政治遺產。對於他評價的參差,也是日本歷史在當下的迴響。

亞開行
亞開行:今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將爲60年來最差

亞洲開發銀行預測,今年亞洲的經濟成長率將僅爲0.1%,且2021年不會出現V型復甦。

中印相互指責對方加劇邊境緊張局勢

先前雙方接二連三地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爆發對峙。這兩個核武國家由來已久的領土爭端最近成爲一個動盪的地緣政治引爆點。

金正恩
金正恩的「消失」給地區投資帶來不確定性

金正恩先前一段時間從公衆視線中消失了數週,這引發了對北韓政局的猜測,加大了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並影響了南韓和亞洲金融市場。

新冠疫情可能標誌着一個歷史轉折點

薩默斯:我們正在經歷的不只是戲劇性事件。如果21世紀被證明是亞洲的世紀,那麼新冠危機很有可能會作爲一個轉折點而被銘記。

日本
日本對企業進行國家安全分級

日本最近出臺新定義的針對外國投資的限制,並根據企業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進行分級,這些分級似乎是有意要讓外界困惑。

亞洲新興市場準備面對新冠疫情的經濟影響

亞洲正處在一場毀滅性的衰退中,能否安然渡過這場危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國能否推出有效的刺激方案來抵消損失。

IMF警告:亞洲經濟成長將出現60年來首次停滯

李昌鏞認爲,此次亞洲經濟放緩將比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更爲嚴重。

世行:疫情恐將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推入衰退

世行最新報告顯示,即使在樂觀預測下,新冠疫情也將使亞洲新興經濟體今年GDP增速損失近4個百分點,悲觀預測下則可能陷入衰退。

亞洲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

隨著人們爲逃離疫情日益嚴重的歐洲而來到亞洲,亞洲各地的輸入病例急劇增加,該地區官員正在匆忙出臺新的應對措施。

可持續投資:亞洲可以跑贏西方

亞洲正在崛起爲許多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可持續投資應該成爲其中之一。金融服務業可以成爲催化媒介,幫助使可持續發展變成新的規範。

日本
日本全國中小學停課至4月8日

從週一起實施的這一史無前例的舉措旨在減少社會接觸,阻斷疫情傳播。它將影響1300萬中小學生,並給在職家長帶來難題。

亞洲
中國引領亞洲財富大幅飆升

過去40年,以中國爲首的亞洲國家的人均GDP絕對值和全球排名均大幅上升,而拉美下滑最嚴重。亞洲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呢?

新冠疫情可能使亞洲陷入更嚴重低迷

安盛投資管理發佈報告稱,亞洲小型開放經濟體最有可能受到新冠疫情溢位效應的影響,而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速將降至4%到4.5%。

亞洲
構建中日韓「新三角」的中國視角

沈建光:如何理解中日韓新格局?在世界格局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中日韓消解爭議、擴大合作並非紙上談兵,而是符合各自國家利益的理性選擇。

金融科技:亞洲「超級app」的崛起

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亞洲正在引領金融服務創新的步伐,各種數字和移動服務層出不窮,這對該地區的傳統銀行構成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