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經濟體

加息還是不加息?新興國家面臨艱難選擇

各國政策制定者都面臨一個問題:經濟停滯和經濟動盪,哪個更糟?但在新興市場,如果通膨失控,後果會更嚴重。

IMF:新興市場承受不起「縮減恐慌」重演

在美聯準準備縮減疫情時期推出的刺激措施之際,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警告,這可能對新興市場造成打擊。

IMF:疫情反撲或令新興經濟體陷入債務危機

IMF在其全球失衡年度評估報告中稱,新冠疫情造成的強烈外部衝擊可能會產生持久的影響,各國需作出重大經濟調整加以應對。

發展中國家將因新冠疫情爆發財政危機

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再加上爲阻止疫情蔓延而增加的醫療支出,已導致很多國家的預算赤字飆升。

亞開行
亞開行:今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將爲60年來最差

亞洲開發銀行預測,今年亞洲的經濟成長率將僅爲0.1%,且2021年不會出現V型復甦。

世行:疫情恐將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推入衰退

世行最新報告顯示,即使在樂觀預測下,新冠疫情也將使亞洲新興經濟體今年GDP增速損失近4個百分點,悲觀預測下則可能陷入衰退。

「金磚」問世十八年再訪金磚之父

靜楠:在過去十八年間,奧尼爾不斷更新他對「金磚」的看法,正值「金磚」概念誕生十八週年,「金磚」 是否褪色? 「金磚」體系是否成熟了?

全球經濟進入「同步停滯」

研究顯示,全球整體經濟指標已下滑至2016年以來最低水準,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均失去了動力。

新興市場有望保住全球成長引擎地位

施南德:那些擁有強勁的宏觀經濟基本面、還有一批強大企業的經濟體,仍是世界最有可能的長期成長源泉。

美國股市能否頂住貿易戰?

投資者正面臨「雙重現實」:日益升級的全球性貿易戰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但每天公佈的經濟數據,又大多表明經濟成長仍然強勁。

亞洲
從新興亞洲窺視未來技術

休•揚:隨著技術創新的重心從西方轉向東方,精明的投資者應該反思這種情況對投資組合和資產配置的長期影響。

全球復甦給新興市場帶來機遇

沃爾夫:與高收入國家相比,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更需要高速成長,因此其潛在成長放緩格外令人不安。他們必須抓住復甦帶來的機遇。

「一帶一路」助推中外文化交流

何亞非: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近年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交流機制日益完善,發展快速。

製造業
亞洲新制造中心的崛起

哈丁:孟加拉和越南相繼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柬埔寨緊隨其後。它們的驚人成長表明,新一代製造強國正在崛起。

亞投行
亞投行延長成員國加入期限

亞投行給予包括南非、巴西在內的5個成員國額外12個月時間來完成正式加入流程,先前它們錯過2016年12月31日的最後期限。

新興經濟體國民儲蓄習慣大不同

在印度、印尼和中國之類的國家,很多家庭存款是爲有備無患。如果這些國家加強社會保障,或將有助於經濟向消費拉動型轉型。

全球市場動盪傳遞了什麼資訊?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新興市場已難再扮演世界經濟引擎角色,不僅遭遇大規模資金外流,信貸泡沫也迅速破裂。作爲新興世界的最重要成員,中國目前的經濟困境並非技術官僚可以快速解決。陷入泥潭的世界經濟,能否找到強有力的新需求引擎?

拉加德
拉加德:新興經濟體須正視「新現實」

IMF總裁稱,當前正在發生一些深刻的變化,顯著拖緩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趨同的步伐,並可能造成金融市場進一步波動。

BIS
評級機構「並未歧視」新興市場國家

國際結算銀行的兩位學者認爲,評級機構並未通過不公平地給予新興市場國家低於發達國家的信用評級,而系統性地歧視前者。但也有人質疑他們的觀點。

金磚國家怎麼了?

支點資產管理公司戴維斯:金磚國家的集體光彩已經褪色。一度是全球經濟最耀眼的火花,現在卻淪爲一大拖累。金磚國家出了什麼問題?它們能否恢復元氣?

FT社評:新興經濟體亟需結構改革

對新興經濟體而言,廉價貨幣和豐厚大宗商品利潤帶來輕鬆成長的年代已經過去了。要提高趨勢成長率,新興經濟體必須清除阻礙經濟擴張的一切結構性障礙。

新興市場引發新一輪全球衰退?

新興市場今年首季的表現是自2008-09年危機以來最差的。10多年來,發展中國家朝氣蓬勃的活力給全球經濟提供了可靠的提振,但最近它們已變成徹底的拖累。有的經濟學家擔心,全球經濟可能出現由新興市場引發的衰退。

新興市場的資本大外逃

全球金融危機後六年間湧入新興經濟體的國際資本洪流,如今出現了大回流。危機期間,美國是導致新興市場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這一次,中國則被視爲「罪魁禍首」。中國經濟減速正觸發大規模資本外逃,投資者認爲,把錢投入其他地區會有更高回報。

預測新興市場未來成長的新指數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複雜性指數」預測未來成長的能力,強於當前頗受青睞的指數,特別是由世界經濟論壇每年發佈一次的全球競爭力指數。

貶值對新興市場並非良方

傳統上人們認爲,貨幣貶值能提振出口,有利於新興經濟。但這一次人們擔心,貶值帶來的出口成長會被信心下降和債務負擔加重所抵消,更加凸顯新興經濟的脆弱。

金磚國家面對凝聚力考驗

FT專欄作家拉赫曼:金磚國家都已對西方主導的世界感到厭倦,但它們聯手構建新秩序的實力又令人質疑。對金磚國家來說,真正的政治難題或許在於,中國是否有能力或意願擔當這一集團的核心。

不應誇大世界經濟放緩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IMF總裁拉加德用「新平庸」形容世界經濟的新常態。隨著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國家同時陷入滯脹,人們開始擔心,經濟放緩的態勢可能將延續到更遙遠的未來。危機真的會捲土重來麼?

G20面對新興經濟體放緩挑戰

近年來一直爲發達國家成長乏力煩惱的G20領導人,眼下卻開始擔憂新興經濟體的動盪。正在俄羅斯參會的中國財政部官員呼籲美國考慮退出QE帶來的「溢位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