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新絲綢之路將爲誰帶來繁榮?

連接中國和西方的古絲綢之路曾帶動中亞地區的繁榮。如今隨著中國尋求重建絲綢之路,後蘇聯時代的中亞、高加索及周邊諸國都希望這一計劃能再次給它們帶來財富。

中國當下應推動亞洲區域金融合作

張明:擴展後的清邁倡議迄今爲止沒被動用,亞洲區域金融合作爲何停滯不前?過去路徑推動的人民幣國際化已進入瓶頸期,東盟對中國意義重大。

FT社評:亞投行應兼顧效率與透明

亞投行或許可以在僵化的世界銀行之外提供一個受歡迎的選擇。如果亞投行能夠做到將高放貸標準與快捷放貸結合起來,它將成爲其他機構改革的榜樣。

亞投行
「一帶一路」看著誘人 分羹卻不易

FT記者休斯:在「一帶一路」計劃推動下,中國加速佈局跨境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會帶來巨大投資機會。但銀行和長期投資者們究竟能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卻尚未可知。

亞投行
亞投行:雙贏的中國-歐盟關係

史志欽、齊思源:雖然美國不歡迎歐盟國家加入亞投行,但這並不會導致歐洲犧牲其在亞洲的核心經濟利益。亞投行將會成爲中歐雙贏的合作機會。

世行將死,IMF命運如何?

佈雷頓森林項目經理尼桑: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已爲世界銀行寫好了「訃告」,並間接對美國領導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能力和意願提出質疑。而另一家佈雷頓森林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情況則有所不同,其命運並未和世行捆綁在一起。

中國「金錢外交」的「中藥效應」

FT亞洲版主編皮林:認識到強硬外交侷限的中國開始大舉「撒錢」,就像原理難懂但確實有效的中藥一樣,這樣的外交新戰略開始爲中國贏得影響力。

亞投行
亞投行的成功不僅是運氣

FT駐華記者米強:從英國到以色列,美國盟友爭相加入亞投行,這是中國在戰略上的徹底勝利。北京意識到,一味使用硬實力會造成地區緊張局勢,於是明智地改變了政策。

亞投行
世行行長承諾與亞投行「創新」合作

金墉表示,要找到「創新」的方式,與亞投行合作。這位由美國任命的世行行長還表示,對亞投行這位「重量級新成員」表示歡迎。這一姿態標誌着華盛頓再次受挫。

亞投行
美國須檢討「亞投行教訓」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自布列敦森林制度以來,沒有任何事件可與中國建立亞投行、而美國失去盟友支持相提並論。因此過去的一個月可能會被當作歷史性時刻載入史冊,它標誌着美國失去了全球經濟體系擔保人的角色。

亞投行
日本考慮加入亞投行

日本駐華大使告訴FT,日本可能加入亞投行。美國一名前官員表示,如果日本改變了態度,華盛頓將被迫軟化立場,可能選擇申請觀察員地位。

亞投行
中國崛起讓西方亂了陣腳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美英對待亞投行都進退失據。地緣經濟決定著地緣政治,但大西洋兩岸決策層中鮮有人認識到這點。

亞投行
是什麼讓歐洲多國爭相奔向亞投行?

在何時遞交申請、何時對外宣佈上,歐洲各國各有各的心思。它們不顧美國壓力倒向中國,顯示中國外交手段更爲成熟,主持亞投行籌建的金立羣更被稱作「與蠻夷人打交道的絕佳人選」。

英財相是加入亞投行決定的主要推手

英國外交官曾擔心加入亞投行會疏遠與盟友的關係,但財政大臣奧斯本克服了外交部的強烈反對,並在英國國安委的會議上得到了首相卡麥隆的支持。

「遷就」中國未必是壞事

FT亞洲版主編皮林:西方國家圍繞是否該加入亞投行的分歧,折射出一個更大的問題:該如何應對正在崛起的中國?盲目遏制可能是災難性誤判,在亞投行問題上,我們有充分理由採取接觸的策略。

亞投行
亞投行背後的美中較量

亞投行的成員資格引發了英美之爭,這場爭執是美國與中國一場激烈競爭的序曲之一,而美中競爭的核心內容是:誰將書寫21世紀全球經濟規則?

亞投行
融中國於現行金融秩序

FT社評:美國必須在不破壞自由市場原則的情況下把中國融入業已存在的金融秩序之中。不惜一切代價把中國拒之門外的做法,很可能將刺激中國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並行體系。

Q&A: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亞投行是由中國成立或提議的四個新金融機構或機制之一。它爲何在亞洲地區甚至更廣範圍內引發了爭議甚至反彈?它與亞開行、東盟發展銀行是什麼關係?

中國資金可爲亞洲基建帶來福音

FT首席金融記者桑曉霓: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新開發銀行和絲路基金的成立或許有中國的自我利益考慮,但同樣能爲亟需基建融資的亞洲其他國家帶來福音。

美日不應抵制亞投行

日本再建基金會主席船橋洋一:美國和日本繼續抵制中國領頭的亞投行,可能導致自己在亞洲被邊緣化,也會坐實中國的懷疑,即歐巴馬「重返亞洲」其實是遏制中國的政策。美日應與亞投行積極合作,同時使佈雷頓森林機構走向現代化,這將帶來雙贏的結果。

亞開行
亞開行:歡迎中國領頭成立亞投行

亞開行經濟學家許霓妮否認「亞開行不歡迎成立亞投行」的訊息,並稱「如果中方願意領頭設立一個新的銀行,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亞投行開始了中美新博弈週期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中國主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被視爲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揭開了中美新博弈週期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