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外逃

米萊尋求拆除阿根廷的貨幣管制「炸彈」

這位自由意志派總統旨在爭取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協議,爲結束固定匯率做準備。

中國限制投資者申購QDII基金

國內股市持續下跌,而投資於海外證券的QDII基金在散戶投資者中爆火,引起了監管層對資本流出的擔憂。

互換通
中國啓動「互換通」以求遏制債市資金外流

美國利率上升加速中國債市資金外流,「互換通」能否扭轉趨勢並不被看好,但投資者看好該機制未來的需求。

新加坡
新加坡要求銀行對財富流入來源保持沉默

從中國流入新加坡的資金在新加坡國內已成爲一個政治敏感問題,新加坡金管局希望銀行儘量減少對這一現象的公開討論。

博彩
周焯華倒臺預示澳門博彩業將改頭換面

隨著中國政府決心打擊資本外逃,澳門博彩業大亨周焯華本月被判處18年監禁,這可能預示著澳門博彩業將迎來艱難時期。

奈及利亞鬧「美元荒」 航空公司和投資者受衝擊

這個國家未能從油價上漲中獲利,長期的貨幣短缺引發了危機。

洗錢
香港擬收緊反洗錢規則

香港擬修改相關規則,使包括中國內地官員在內的所有外來人士都受到更嚴格的反洗錢檢查,從而與國際標準接軌。

國際收支數據顯示資本在流出中國

中國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數據顯示的資本外流都很高,但中國政府已向資本外流開戰,7月份中國外匯儲備只有少量減少。

瑞銀
瑞銀撤銷針對中國的員工旅行警告

數天前,瑞銀一名私人銀行顧問在前往中國與客戶會面後被中國當局限制出境。瑞銀的警告促使花旗等跨國銀行採取了類似行動。

瑞銀
瑞銀告誡私人銀行團隊部分員工暫緩赴中國出差

據悉瑞銀駐新加坡的一名銀行家最近前往中國與客戶會面,被政府相關部門要求留在中國,就某一事項回答問詢。

經濟學人智庫發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報告

報告稱,中國非金融對外直接投資下降了逾40%,新加坡取代美國成爲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

海航
5年前海航爲籌措海外併購資金曾不惜高息舉債

2012年,海航試圖通過盧森堡的一家殼公司發行總值4.2億美元、年息13%的結構性債券,但這筆交易最終因買家數量不足而流產。

中共與企業之間的「打地鼠」遊戲

在中共打擊企業以海外收購爲名向海外轉移資產的交易之際,中共與企業之間正在上演一場「打地鼠」遊戲。

人民幣
人民幣走強促使中國放鬆匯率管控

中國央行取消了兩項旨在支撐人民幣匯率的規定,這表明中國官方對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逃的擔心有所減輕。

中國企業爲什麼難以捉摸?

對西方企業來說,與中國企業打交道的問題是不知道該信任誰或相信什麼。這種恐懼在與中國民企和國企打交道時都存在。

萬達
萬達丹寨扶貧項目突顯要把資金留在國內的政治壓力

曾經盛氣凌人、熱衷全球旅行和收購的中國富豪,如今正竭力維護對社會負責的可持續發展形象,其中至關重要的是在國內投資。

是海外旅遊支出還是資本外逃?

美聯準論文稱,從2014年開始中國人海外旅遊支出變得異常的高,而正常來說經濟放緩、本幣貶值時此類支出應該減少。

中國遏制資本外流之舉波及萬達

知情人士透露,萬達收購美國迪克•克拉克製片公司的交易,因萬達難以獲得將資金轉往境外的相關批准而面臨風險。

RMB
「中國1月資本外流逾1100億美元」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有1130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政府該月動用了900億美元,以支撐人民幣匯率,導致中國外匯儲備降至近4年來最低。

RMB
如何拯救人民幣的「失血恐慌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用技術解決根本問題,向來是中國改革的首選。但技術與創新的背後應是市場與制度,缺少健全的市場機制,人民幣的實力和信用就難以真正樹立。

中國收緊資本管制 遏制資本外流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責令各金融機構加強對所有外匯交易的檢查和管制,尤其是要嚴查高報出口的做法,因爲這種做法被用來掩蓋大筆資本外流。

資本外流之憂困擾中國

FT國際金融首席記者桑曉霓:據估計,在截止今年6月底的這一年裏,中國資本外流總額超過5000億美元;到今年8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降到了3.557兆美元。有人認爲,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及對全球流動性的影響,比中國股市暴跌或人民幣貶值更重要。

數據:近兆美元流出新興市場

據估計,在截至7月底的13個月中,19個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本淨流出總量達9402億美元,近乎兩倍於金融危機時期數額。分析人士預計,受美聯準加息預期和中國政府對人民幣貶值之舉的影響,資本外流可能提速。

資本外流引發中國經濟牛熊之辯

中國外匯儲備已連續四個季度出現下降。分析人士普遍達成共識:中國正在經歷大量的資本流出,但對於其規模、成因以及對經濟所構成的風險,卻各執己見。悲觀者認爲,熱錢外逃將加劇中國流動性困境;樂觀者則表示,這只是中國放寬資本管制的表現。

國際結算銀行警告新興市場風險

該行警告稱,經濟放緩可能會令人們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潛在經濟優勢產生懷疑,一旦人們認清現實,可能導致新興市場經濟體出現鉅額資金流出。

新興市場的資本大外逃

全球金融危機後六年間湧入新興經濟體的國際資本洪流,如今出現了大回流。危機期間,美國是導致新興市場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這一次,中國則被視爲「罪魁禍首」。中國經濟減速正觸發大規模資本外逃,投資者認爲,把錢投入其他地區會有更高回報。

中國資本外逃新管道

Orient Capital Research董事總經理科利爾:中國服務貿易數據反映出新的資本外逃管道:即向未發生的海外服務付款。業內人士估計,多達40%的較大型服務貿易實際上沒有發生服務。如此規模的資金從中國流向海外,將對全球宏觀經濟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