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巴托沒有麥當勞(McDonald's),卻有一家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專賣店。人們湧入蒙古挖掘煤炭、黃金和賤金屬的熱情是如此高漲,讓該國跳過了現代化進程的好幾個階段。
蒙古總理蘇赫巴托爾•巴特包勒德(Sukhbaatar Batbold)週二呼籲限制資源開採,可謂是明智之舉。這個內陸共和國近來發生的騷亂,符合「荷蘭病」的特徵,即一國資源領域的繁榮,拖累了幾乎其它所有行業。蒙古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幅有望達到9.5%,可能是亞洲最快的。而它的消費者價格也在飆升:去年爲12%,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估計今年可能會升至20%。經常賬戶赤字可能超過GDP的10%,僅低於礦產豐富的巴布亞紐幾內亞。蒙古甚至還有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去年上漲138%,今年已經又幾乎翻了一番——以及一些亞洲租金最貴的房產。
診斷出病因並不難;難的是讓成長更爲平衡。自2010年初以來,蒙古貨幣圖格里克兌美元匯率已上升16%。而圖格里克的走強,將會傷害到羊絨、皮具和金屬加工等其它出口行業。
您已閱讀69%(457字),剩餘31%(2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